中班教案《 输得起》
创始人
2025-07-19 14:09:08
0次
中班教案《 输得起》中班教案《 输得起》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共有三只笼子,笼子里都关着一只老鼠。第一只笼子里有个开关,踩一下就会有食物送进来,老鼠很快就掌握了能吃到食物的诀窍;第二只笼子也有个开关,但是踩一下就会被电击,老鼠再也不踩了;而第三只笼子里的开关,踩一下会有食物,再踩一下会被电击,如此反复,笼子里的老鼠就纠结死了,不知道踩还是不踩。
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第三个笼子里的老鼠”,活在纠结之中,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是成功人士,纵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他们有个共同特质,那就是“输得起”,但是现在的教育,给孩子灌输的却是“不能输”。如果“不能输”,那这孩子就不具备“去赢”的特质,反而可能“眼高手低”,希望得到好的东西,却不具备争取的能力。所以,他很纠结、痛苦。
培育一个孩子成长,就像驾驶着一艘船前往远方,但是彼岸在哪里,很多家长心里并没有谱。大家不了解,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力气比别人都多,可最终到不了彼岸,问题出在哪里?就在于家庭教育观念出现了偏差。
竞争感强的孩子,竞争力未必高
目前的家庭教育,面临的是全新的问题。在教育孩子时,只有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孩子是什么,在与孩子互动时才不会犯大的错误,会在孩子出现某种情况时理解他、帮助他。如果你能跟着我一起用心理学的视角透视现在的孩子,你就会有所收获。
孩子过得好,三个基本标准可参考
首先,应该没有什么大的慢性病,身体健康是过得好的最起码的元素。其次,收入不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第三,他将来要有内心里的愉悦感,不仅来自于他人的评价。我们培育出来的人,将来是这样拥有强大内心世界的人。你培育出来的孩子,将来要有终生学习的愿望,从小养成阅读习惯,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生学习不辍,这个人的人生是充实的,饱满的,他是过得好的。
培养孩子独处和群处时,都不焦虑
当孩子群处时,家长要给他们什么?如果孩子在人群里面,这个家长问得都是鬼鬼祟祟的话,那么,孩子将来群处就会焦虑。如“这个人学习好吗?你不要跟他在一起。他妈妈干什么的?他妈妈卖菜的?别跟他在一起啊。这个人很小气的,你的东西不要给他……”像这种家长,他的孩子长大以后,群处的时候会焦虑。所以,你告诉孩子的理念,决定他将来在群处时能否做一个非常自然的人。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孩子有跟伴侣亲密相处的能力。在孩子将来的人生中,50%的幸福感来自于与伴侣是否相处融洽。而和伴侣亲密的能力,则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夫妻关系所做的榜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