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或许从未预料到,会以“打手”的身份为美国服务如此之久,最终却被列入了第二轮加征关税的名单中,并一次性提高了整整20%的关税,这一消息令许多菲律宾官员感到愤慨不已。早在5月初,菲律宾便已经出现在第一批关税名单上,当时正与美国进行谈判,他们计划通过增大对美国产品的采购来降低关税水平。菲律宾贸易部长克里斯蒂娜·罗克曾公开表示,国家计划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冷冻肉类等农产品,同时寻求扩大向美国出口半导体、椰子和芒果制品,以此希望将美国的关税降至零。
然而,对于马科斯政府而言,这种让步意外激发了特朗普的强硬态度,使他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对菲律宾的关税进行了再次提高。据美国官方通告,针对菲律宾产品的“对等关税”将提升至20%,这一政策将于8月1日生效。在菲律宾的立场上,他们一直自视为美国的“合作伙伴”,甚至称得上是“盟友”,然而特朗普似乎并未将这种关系放在心上,反而对马科斯政府采取了强硬手段。如果美国此次成功对菲律宾征收20%的关税,无疑将给菲律宾的经济带来重创。大量对美出口的菲律宾企业将面临成本大幅上涨的困境,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将遭到削弱,订单量可能因此减少,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与就业状况。
在10日,美国前总统拜登政府的一名官员莱文对此举表示了强烈抗议。她指出,必须考虑到菲律宾在应对中国上所面临的挑战,并强调菲律宾是美国的重要条约盟友,削弱马尼拉对美国的信任势必会产生更为广泛的战略影响,尤其让人感到担忧。对此,菲律宾驻美大使罗慕尔德兹表示,菲律宾将与美国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谈判,期望能够减少关税的税率,但对于菲律宾的善意,美国并未做出积极回应。
这种情况有点像“卸磨杀驴”的感觉,虽然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积极配合美国,但在美国设定贸易政策时,却将其视为“到嘴的肥肉”。美国在其亚太战略中,着重于遏制中国,而菲律宾不过是其中的棋子。当美国认为菲律宾在经济上所作出的“贡献”未能达到其期望时,便毫不犹豫地提高关税。此外,当美国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及政策调整时,普遍对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加征关税,以此来展示其强硬态度,增强自身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筹码,让其他国家在与美国的贸易博弈中作出更多的妥协。
不可忽视的是,历史上菲律宾始终紧随美国的外交步伐,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积极配合,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借此期盼获得美国的支持与庇护。小马科斯政府非常期待在经济、军事援助等领域能够得到美国的实质性帮助。然而,此次美国突然对菲律宾加征关税,显然对其政治上的“忠诚”视而不见。归根结底,美国执行的长期“美国优先”政策,始终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商品贸易逆差已达到49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21.8%。仅从这一点来看,菲律宾自然而然地被视为美国的“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