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山东博物馆协办的“我家的两岸故事”展览,于10月31日上午在山东博物馆揭幕。这场展览以丰富的台湾元素呈现历史记忆,为两岸注入新的文化交流视角。开幕仪式简洁而温馨,现场嘉宾云集,两岸文化、学术、媒体与艺术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跨越海峡、串联记忆的文化盛事。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尹晓民、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蔡世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爱民、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副处长高超、山东省台联会长林红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在台湾女记者与作家协会欢唱团的悠扬歌声中拉开帷幕。山东博物馆专职副书记卢朝辉对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他表示,山东博物馆作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近年来在省文旅厅、省台办的指导下,在台湾各界友好团体的支持下,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持续深化对台文化交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促进了两岸同胞之间的情感联结与思想共鸣。本次“我家的两岸故事”展览,以“人”为叙事核心,串联起不同时代两岸同胞的生命轨迹。展览不仅呈现出历史的厚度,更传递出两岸人民对和平团圆的深切期盼,体现出海峡两岸的文化同源与血脉相连。山东博物馆将以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为契机,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继续携手努力,不断挖掘和利用两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石静文在致辞中表示,“我家的两岸故事”展览源于基金会历年推动的“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已累积采访超过1400位长者、制作近500支影片,基金会始终坚持用忠实的记录将尘封的记忆留下并延续。

曾于1993年出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的邱进益在讲话中回顾了他参与“汪辜会谈”时的经历,他认为文化交流是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他特别强调病中的孙运璇先生亦曾再三提示,两岸要以民族国家与和平及同胞福祉为重,力求慎重、稳妥。
台南艺术大学前校长黄碧端教授认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为时代的流离分散与聚合,留下珍贵的纪录,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寻求同胞百姓的和平安乐,使流离分散的悲剧不再重演。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爱民代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向巡展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我家的两岸故事”展览是两岸同胞以记忆为桥,共同回望历史、深化“两岸一家亲”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开幕式上,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向山东博物馆捐赠了描述台湾“现代水墨之父”刘国松因战乱与母亲离散而创作的《妈妈,您在哪里?》纪录片的播映权,该纪录片在本次展览中公开播放。



“我家的两岸故事”展览是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计划的研究成果展示。精选136件展品、50部纪录影片及186张历史照片,以“迁台轨迹”“渡海离乡”“落地成家”“我是山东人”“思乡返乡”等六大主题展区,呈现不同时代人物的生命故事,拼织出大时代的迁徙图景。展览更以“人”为核心,通过六个主题单元串联起不同时代两岸同胞的生命轨迹,让冰冷的史料变成有温度的故事。
【展览信息】
我家的两岸故事
展览时间:2025年10月31日-2026年3月1日
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一楼4号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