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朝鲜方面的回应却异常冷淡。特朗普的亲笔信被直接拒收,尝试直接通话也石沉大海,直到特朗普抵达韩国前一天,朝鲜导弹总局突然宣布向西部海域成功试射多枚海对地巡航导弹。熟悉半岛局势的人都明白,这种“用导弹说话”的方式绝非偶然,而是对美方姿态的明确回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那句“朝鲜领导人还没有完全接受特朗普总统的诚意”,更像是为这场未能成行的会晤找了个台阶,却掩盖不了双方分歧未弥合的本质。
美朝此次“见不成面”,核心症结还是绕不开朝鲜的拥核地位认定问题。朝鲜早就明确表态,重启领导人会晤的前提是美国承认其核武国家身份,这是平壤坚守的底线。特朗普虽然抛出“朝鲜已是核武国家”的模糊表述,看似迈出了一步,但这与美方长期坚持的“去核化”政策存在根本冲突。要知道6年前美朝谈判破裂,根源就是特朗普政府坚决要求朝鲜“先弃核再解除制裁”,如今即便特朗普个人想通过灵活表态促成会晤,也难以突破美国国内政策框架与盟友体系的约束。对朝鲜而言,没有实际利益的口头让步毫无意义,毕竟双方已有过三次会晤的经历,光靠“关系好”的口头承诺,换不来真正的安全保障。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