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京,外交舞台聚光灯轮转。挪威、西班牙、泰国等国的政要接踵而至,谈合作、签协议,气氛热烈。而在太平洋另一端,加拿大却显得有些坐立不安。这个曾因孟晚舟事件与中国关系跌入冰点的国家,近来动作频频,释放出强烈的“求和”信号。
事情要从十多天前的一场会晤说起。10月31日,韩国庆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加拿大总理卡尼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会谈。这是自2017年以来两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卡尼随后在社交媒体上难掩兴奋地宣称:“这标志着加拿大和中国双边关系的一个转折点。”紧接着,11月11日,两国外长紧急通话,中方明确表态: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共识是当前最重要的议程。

加拿大这番急切姿态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阵痛。 农业部长希思·麦克唐纳在访华归来后直言不讳:“现在早已不是2018年了,如今是2025年。加拿大迎来了新一届政府,也有了新的领导人,我们希望推进经贸合作。”这话听起来像是翻开新的一页,实则透露出对过去错误政策的无奈纠偏。
农产品贸易是加拿大对华关系的晴雨表,也是最敏感的神经。 路透社的数据显示,中国曾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买家,2024年对华销售额高达49亿加元。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加拿大此前追随美国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反倾销保证金,对菜子油、豌豆等加征100%关税。后果立竿见影——加拿大西部地区4万名油菜籽种植户人均损失数万美元,出口陷入停滞。麦克唐纳的访华行程,某种程度上就是带着这些农户的殷切期盼上路的。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加拿大在贸易问题上“两边不讨好”。 去年,加拿大政府盲目跟风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没想到特朗普政府重新上台后,调转枪口对加拿大也加征新关税。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尴尬局面,让加拿大深刻体会到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风险。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镝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意味深长:加拿大取消电动汽车关税,将“迎来双边关系改善的春天”。
军事战略专家分析认为,加拿大的政策转向本质上是对全球力量格局变化的现实应对。 过去几年,加拿大在外交政策上过度倾向美国,几乎丧失了独立判断能力。2018年孟晚舟事件就是典型例证——加拿大在没有充分法律依据的情况下配合美国行动,导致中加互信基础崩塌。如今,加拿大意识到在国际博弈中,小国若不能保持战略自主性,最终可能成为大国竞争的牺牲品。

旅游业的重启成为中加关系回暖的重要风向标。 中国政府近期允许旅行社恢复经营中国公民赴加团队游业务,这对加拿大经济无疑是雪中送炭。加拿大旅游业协会主席塞巴斯蒂安·本尼迪克特算了一笔账:中国游客是“最高价值的游客群体”,停留时间更长、消费更多。这一决定将推动团队旅游回归,重建航线,支持加拿大各地就业。从军事经济角度看,旅游业的开放相当于民间外交的“先头部队”,为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铺平道路。
不过,中加关系要想真正回到正轨,加拿大需要补的课还很多。 军事观察家指出,加拿大目前的表现只能算“应急反应”,而非战略调整。麦克唐纳坦言,中方尚未给出取消贸易限制的具体时间表,也未作出相关承诺。这说明中国对加拿大的诚意仍持审慎态度。毕竟,在孟晚舟事件和中美贸易战中,加拿大扮演的角色让人记忆犹新。
从地缘政治视角看,加拿大的困境具有典型性。 作为“五眼联盟”成员,加拿大长期处于美国的影响圈内。但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让加拿大意识到,盲目追随可能损害自身利益。与此同时,中国与亚太、欧洲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RCEP生效、“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让加拿大产生了被边缘化的危机感。这种地缘战略上的重新定位,比简单的贸易纠纷更为复杂。
军事专家提醒,加拿大要想真正实现外交突围,需要展现更多的战略智慧。 当前加拿大对华示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压力。但如果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可能再次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中国向来重视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加拿大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真正意识到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重要性。
未来的考验在于加拿大能否在行动上兑现承诺。 技术官员层面的接触已经启动,但关键还要看加拿大在诸如华为5G、高科技产品出口等敏感问题上的立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带来机遇,但合作的大门只向那些遵守国际规则、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国家敞开。
卡尼政府面临的选择题并不简单:是继续做美国政策的“应声虫”,还是走出一条符合加拿大国家利益的独立外交路线?从近期加拿大频繁向中国示好看,答案似乎正在明朗化。不过话说回来,国际关系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如何在维护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拓展新的合作空间,才是对加拿大外交智慧的真正考验。

眼下加拿大最需要的是保持战略定力。 国际格局正在深刻调整,大国关系复杂演变,这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机遇。对中国而言,一个坚持独立自主、奉行理性对华政策的加拿大,无疑是更值得期待的合作伙伴。但这条路能走多远,不取决于中国的态度,而要看加拿大能否真正吸取教训,用实际行动重建互信。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观察,国家间关系的改善如同战场布局,需要精准计算和耐心经营。加拿大现在要做的,不是急于求成地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果,而是扎扎实实地打好信任基础。毕竟,国际政治中没有捷径可走,过去走错的路,终究要一步一步绕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