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子轶、通讯员严恒)听说过给大米、牛奶定标准的,但你听说过给“隐身作弊剂”量身定做“标准砝码”的吗?7月14日,从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简称“省食检院”)传来喜讯:该院精心锻造的两件“秘密武器”——“丙氧基去碳卡巴地那非纯度标准样品”和“苯丙代卡巴地那非纯度标准样品”,正式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成了国家标准样品。这意味着,在守护老百姓“舌尖安全”的战场上,湖北又添了两把“标尺”。
食检院专家正在实验中
“国家标准样品”是啥?简单说,就是实验室里的“黄金砝码”。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质量基石,关乎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是文本标准的“实物载体”,是检测仪器校准、检测方法验证、实验室能力比对的“基准点”和“裁判员”。可以说,没有国标样品,检测就像盲人摸象。
这次晋级的两个“神秘选手”,专治保健品里的猫腻。名字拗口的“丙氧基去碳卡巴地那非”和“苯丙代卡巴地那非”,是不是听起来像天书?其实它们是非法添加物西地那非(俗称“伟哥”主要成分)的狡猾变种。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逃避监管,把这些“改头换面”的物质偷偷加到所谓“壮阳”“减肥”的保健品或食品中,危害消费者健康。它们就像穿了马甲的作弊者,普通检测方法可能被蒙蔽。
湖北“炼”出的这两件“国标砝码”,厉害在哪?
它们本身就是这两种“隐身作弊剂”的最纯、最准的实物样本。有了它们,全国各地的检测机构就能精确校准仪器,开发或验证专门针对这些“变种”的检测方法,让“马甲”无所遁形,直接提升了我国打击此类非法添加物的技术能力和执法底气。从此,揪出这些“隐身作弊剂”,有了全国统一、权威的“湖北牌”标尺。
研制“国标样品”,让全国打击非法添加的监管执法有了统一、精准的“度量衡”,检测结果更权威可靠,让不法分子难以狡辩。
“我院研制团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样品研制规范和要求,从原料选取、制备工艺优化到定值验证等各环节,进行了严谨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数据分析,确保了定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省食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该院紧密结合民生领域监管重点,在高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果,为打击食品中新型那非类物质违法添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