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曾在美以等势力的打压下吃了不少亏,深知在科技领域依赖他人的风险。如今,伊朗痛定思痛,开始考虑转用中国北斗系统。北斗系统以其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然而,中方未必会轻易同意。一方面,伊朗与美以等国的关系复杂,中方需谨慎权衡;另一方面,涉及到国家间的战略考量和合作机制等问题,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协商与评估。但如果伊朗能够展现出诚意与合作的决心,中方也可能会在合适的时机给予支持,共同推动地区的科技发展与稳定。
吃了美以两国的亏,伊朗痛定思痛,考虑放弃GPS系统转用中国北斗,中方会同意这件事吗?这一宏伟规划的难点究竟在哪?
刚结束不久的以伊冲突暴露出伊朗盲目依赖西方产品带来的问题,尤其是GPS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值得怀疑。举例来说,冲突期间,伊朗以及在波斯湾水域的舰船反复遭遇GPS信号干扰;伊朗多名核科学家和高级指挥官遭暗杀,也引发通过渗透电信系统、利用手机追踪人员位置的担忧。所以在冲突结束之后,伊朗领导层做出了一个决定:弃用美国GPS,改用中国北斗。
据观察者网最新报道,伊朗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埃赫桑·奇特萨兹本对媒体透露,伊朗政府正在制定计划,逐步将交通导航、农业监测、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的定位系统从GPS迁移至北斗系统。至于迁移的原因,奇特萨兹本直言不讳,强调北斗系统不仅架构先进、定位精度高,而且其控制权由中国自主掌握,而非受控于美国。
从中不难发现,“不受美国控制”是伊朗采用北斗系统的重要原因。虽然不清楚伊朗领导层为什么在与美国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仍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坚持使用GPS系统,但现在能觉察到这样做的弊病,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只不过,伊朗想用北斗,不代表中方一定会立马就与其展开合作。考虑到北斗系统的敏感性以及伊朗内部存在的问题,这对中方来讲是件值得从长计议的事。
如果伊朗只把北斗系统用在民间,那他当然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但从其长期规划来看,伊朗其实是要把北斗系统用在关键领域,如交通导航、农业监测、物联网等行业,这些行业需要更高层级的北斗系统服务,而中方对此一直较为慎重。截至目前,北斗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签署了中俄、中巴、中阿、中沙、中白等合作文件。从中不难发现,中方愿意开放北斗系统使用的国家,都是传统意义上对华友好、往来合作密切的伙伴。
这是伊朗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难点。而且伊朗高层近年来频繁遭遇暗杀,间谍活动层出不穷,其内部疏漏已到不可忽视的程度。如果中国向其开放北斗系统的使用,伊朗恐怕无法保证北斗系统的技术不会外泄,要知道解放军的作战体系也是离不开北斗系统的。
归根结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建设起来的,是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具有非凡的意义。在开放给别国使用时必然会做好充分的调查与准备,不可能轻易做决定。现在伊朗还仅处于制定替代计划的阶段,等伊朗拿出一个确切的路线图,中方再考虑相关合作也不迟。
这件事伊朗不需要着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经明确回复过相关问题,强调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中方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同其他国家一起,让更多先进科技成果服务人民、造福人类。
总而言之,西方国家通过技术手段实施非法监控或数据收集的行径屡屡被曝光,刚被美国和以色列上了一课的伊朗自然清楚依赖GPS系统会带来哪些问题,转投北斗系统实属人之常情。但伊朗国内这么多使用GPS的设备,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更换的。希望伊朗领导层好好考虑下中方对北斗系统的定位以及表态,以实际行动展现其诚意,别只把北斗系统当成GPS的“备胎”。
下一篇:扩散!微信提现手续费下限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