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肖暖暖 通讯员 白兰
暑假一到,家长群里又开始了“带娃焦虑”。
天天在家玩手机,要不报个补习班?别家孩子都在利用暑假逆袭,我们不学点什么是不是落后了?想带他出去看看,又怕孩子年纪小什么也记不住……
前阵子,郭晶晶带3个孩子在香港爬山的视频戳中了好多家长。更早之前,她还带孩子们去山西逛悬空寺、看云冈石窟,孩子们踮着脚认真听导游讲解。
被问起为什么总带孩子“走在路上”,郭晶晶说:“课本里的文字是平面的,但当孩子摸到千年石窟的温度,闻到山间草木的气息,听到名校课堂的讨论声,这些立体的体验会在心里生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孩子从书桌前拉出来,让他们用脚丈量土地,用眼睛发现世界,或许才是最生动的成长课。
这个夏天,扶鹰名校名企精英研学营里的孩子们,用6天5夜的时间,在杭州、上海、南京、西安的街巷里,把课本里的知识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
受访者提供
7月6日,研学营首秀启幕。跟着孩子们的脚步,在历史景区、名校、名企,我们看见了这场“行走的课堂”里,成长如何真实发生。
那些课本里的文字,在现实里“活”了过来
南京中山陵的392级台阶在书上只是一行数字,但当孩子们一步步往上走时,就有了不一样的分量。
带队的导师没急着催赶路,而是慢慢讲起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故事。有个小姑娘一边走一边数台阶,突然抬头说:“老师,为了民族的未来,孙中山连‘大总统’都不当,真是大胸襟啊!”
受访者提供
在刻有《建国方略》的石壁前,听着导师讲解,看着蓝图变成现实,孩子们的眼里满是惊叹。
在这里,历史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时间和事件,而是能触摸到的台阶、能感受到的精神,孩子们也在游历中多了份沉甸甸的思考。
连古人的诗句,也在实景里活了过来。清晨的中山陵带着微凉,带队老师随口念起杨万里的诗——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孩子们立刻懂了。“就是这种感觉!之前还不理解诗中的意思,现在一下子就参透了。”
自然的触感让文字有了生命。此时,知识不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负担,而是能钻进心里的种子。
去名校走走,让孩子心里长棵“目标树”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名校看看?”杭州研学营的一个男孩给出了答案。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支浙大钢笔,那是参加过扶鹰研学的朋友送的。
“当时握着这支笔,就觉得特别沉。”他挠挠头笑说,“后来数学老师搞抽签,全国名校的名字写了一桌子,我闭着眼抽,偏偏就是浙大。那一刻突然觉得,也许我和它真的有缘分。”
如今即将升初中的他,把“考进浙大”从模糊的愿望变成了具体的规划:“妈妈说考上重点高中,就等于半只脚踏进浙大,每次写作业累了,看到那支钢笔就有了劲儿。”
在东南大学,学长学姐的分享更让孩子们备受鼓舞。
“听着学长学姐分享自己曾经挑灯夜读的坚持、攻克难题时的执着、从迷茫到坚定的蜕变,心里特别感动。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分享,给了我很多实际帮助。他们描述的大学生活,让我心生向往。希望我几年以后,也能像这些学长学姐一样,在这里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受访者提供
走进向往的名校,感受校园氛围,目标也从一个抽象的词语变成可触可感的真实场景,努力也有了具体方向。
进名企看看,让“未来”变具体
“原来空调还能自己调温度?冰箱能听懂人说话?”南京格力工厂里,孩子们盯着智能展厅的家电发出一连串惊叹。工程师笑着介绍:“这些机械臂误差只有零点几毫米,一天能做上千次活,比人工快多啦。”
最吸引孩子们目光的,还是参观杭州六小龙时遇到的机器狗。浑身银闪闪的机器狗,跑起来又稳又灵活,见孩子们围过来,还俏皮地晃晃脑袋,原地打了个滚,惹得大伙儿一阵笑。有孩子伸手想去摸,机器狗居然配合地停住,主动和孩子握握手。工程师掀开机器狗的外壳,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和芯片露了出来。“它能跑能跳,全靠这些帮忙。你们现在学的知识,将来就能弄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受访者提供
在杭州扶鹰大本营里,孩子们的职业采访更有意思。问课程研发老师“怎么才能做好一节课”,追着新媒体编辑问“写文章要注意什么”,家庭教育顾问的笔记本也被好奇地翻阅。
有学生感慨,原来每份工作都不简单,但好像都挺有意思。当这些原先对职业仅有模糊概念的孩子们,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探索、求知,对未来的想象和期待也变得越发具体。“我以后想做什么职业”,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清晰。
“一起走吧”,在研学中收获友谊
结伴研学,也少不了少年人的友谊。而研学营里的友谊,似乎总带着点“共患难”的热乎气。
山间毅行时,有学生胃疼得走不动,队友们没催促,而是轮流帮忙背包、陪着慢慢走。“你看前面那棵树,我们走到那儿就休息,再坚持坚持。”最后大家一起到终点时,她笑中带泪,“谢谢大家肯陪着我。”
在浙江大学开展的定向挑战中,孩子们需要组队在校园里寻找隐藏的 NPC。有一个男孩子和队伍走散了,同组的队员为了找他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大家没有彼此埋怨,最终在几个人的默契配合下,他们不仅顺利找到所有 NPC,还拿到了挑战项目的一等奖。掉队的男孩说,“原来团队的意义是,有人掉队时,大家愿意停下来等你。”
受访者提供
一起爬过山、解过谜、分享过零食,友谊也在这些细节中建立起来。他们分享梦想,也互相加油打气。朝夕相处中,朋友就像镜子,让他们看见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也学会包容与协作。
“你不需要记住每一棵树的名字,但山间的风、脚下的路、同行的人,会悄悄塑造你看世界的方式。”
受访者提供
在扶鹰名校名企精英研学营,重要的或许不是学会多少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学会追问“为什么”、思考“我能创造什么”、学习“如何与人协作”。课本里的公式定理、历史事件、人文典故,会变成亲手操作的实验、亲眼见证的创新、亲身体验的场景,最终内化成孩子的眼界与格局。
教育从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而火焰,总要在广阔天地里,才能烧得更旺。
这个夏天,带孩子出去走走吧。世界那么大,他们该自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