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的“读书无用论”大有抬头之势:其一,有人鼓吹“快乐生活”,说什么孩子身体好就行了;其二,大学学什么不一定干什么,有人主张让孩子早日走向社会挣钱。”其三,一般“海归”的优势没了!
客观地讲:这些论调不是一丁点道理都没有。有人举例说“一些初中都没毕业,凭借耍耍贫嘴照样挣大钱,而大学毕业生跑外卖者大有人在”。窃认为不能以偏概全:其一,耍贫嘴挣大钱仅仅是极其罕见的个案,比彩票中奖还偶然,根本没有普遍性。其二,正常人都知道,不能人人靠耍贫嘴挣钱。其三,360行都需要劳动者,论是科学家、工程师,还是教师、医生,或是快递员、环卫工人,每个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能以挣钱多少、岗位差异作为读书有无用的标准。
毋庸讳言,读书不只限于考985、211,读职业学校同样有一个九年义务教育后初三分流的问题。再则,读书是学生将来确定社会阶层的主要渠道。因此,越是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越是某些工作条件好、工资等待遇高的岗位竞争激烈,越需要学生发奋学习提高择业竞争力才是。 其实,在这一点上,老祖宗早就下了结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表现自我是万物的天性。
这里绝对不是宣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是主张因材施教,不能因为某些现象就引导孩子躺平;而应该尽量开发到接近孩子综合素质极限,促进孩子在自食其力的原则下,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当谈会得到社会相应的回报。
一句话,新的“读书无用论”是一种短视论调。家长决不能被这一谬论所迷惑!应该认清读书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意义,鼓励子女珍惜受教育机会,努力提升自己,为实现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刻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