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品牌的售价跨度,大到让人惊讶。
在6月30日发布会现场,MG上新了两款车,一款是6万元级别的燃油车MG5,而另一款则是32万元的纯电敞篷跑车Cyberster。
针对这种奇特的现象,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解释说:“很多品牌卖车是40万卖30万,30万卖20万……这样天花板就低了。MG一定要为年轻人造梦,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的选择。”
在两款车型巨大的价格跨度之间,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透露,MG将在未来推出13款新车,而这些车型将覆盖轿车、SUV、跑车和猎装车,并且涵盖纯电、插混、增程全技术路线。
所以,才有了燃油国民车和纯电跑车同台上市的景象。小米聚焦打造爆款成功的案例近在眼前,MG品牌这种大而全的打法是否不合时宜?
推燃油新车,面向全球,延续品牌力
小米YU7上市,3分钟订单20万;小鹏G7上市,9分钟订单破万。
为什么在纯电车的高光时刻,MG却依然不放弃燃油车?而且是一台低价燃油车与一台高价纯电车同台发布,业内实属少见。
答案藏在MG品牌“立足当下、布局未来”的产品战略中。
MG品牌百年发展过程中,征战了全世界几乎所有赛道,沉淀了宝贵的运动基因,吸引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猫王等名人车主。
这些品牌故事,都有一个共同背景——燃油车。MG品牌作为全球品牌,燃油车的销量仍然占据主力,这也是其持续深耕燃油车市场的底气。
数据显示,2024年,MG品牌在全球销量突破80万台,其中纯电车型55.1万辆,约占55%,燃油车型28.1万辆,约占35%。燃油车型以MG5和MG ZS为核心。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2024年欧盟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欧盟境内汽油车销量仍占据首位,市场占有率高达33.3%。在这里,燃油车依旧有着顽强生命力。
正因如此,俞经民在面对媒体质疑时,对燃油车充满希望:“汽油车也要升级迭代,要进化,绝对不能说燃油车市场没有了。”
而在MG老家——更为关键的英国市场,MG HS 2024年以67,492辆的战绩,跻身畅销车TOP 10榜单,甚至多个月问鼎榜首。其中,燃油版占比44.7%,插混版占比38%。
然而,国内燃油车市场的情况则截然不同,2024年,燃油车总销量1240万辆,同比下滑15%。同时,市场份额跌至38%,下降8%。
在没有情怀的加持下,新上市的MG5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紧凑级家用轿车市场复制海外市场的成功,只能依靠超高的性价比。
发布会现场,MG官方宣布2026款MG5的指导价为8.19万–9.89万元,但截至8月31日前,消费者可通过旧车置换的方式,以5.99万元-6.69万元的价格购买这款车型。
除此以外,官方还赠送两个礼包,分别为终身基础保养与核心零件终身质保。
数据显示,2025年5月MG5销量为6636辆,位列同级第13,表现非常稳定。其主要竞品包括指导价相近的东风日产轩逸(10.86万元起)、上汽大众朗逸(7.999万元起)、一汽-大众速腾(12.79万元起)等传统燃油车,也面临小鹏Mona M03(11.98万元起)等新能源车型的竞争。
用不到6万元的价格,将一台主打年轻的自动挡紧凑级家用轿车开回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推出燃油新车的意义不止销量,发布会现场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改装MG燃油车,年轻与个性的车友让刚刚履新的MG品牌总经理陈萃感慨:“MG品牌的吸引力和魅力就在那里。”
燃油车与性能、操控的深度绑定,让MG品牌百年赛道基因具象化。陈萃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不排除下一代MG5推出HEV的可能。”
用混动技术延续燃油车的生命,这大概就是MG品牌对过去百年造车历史的坚守,也是新旧能源交替时刻的平衡。
百年MG,全面电动化
如果说,补贴后不到6万元的MG5,意味着立足当下;那么投入100亿,在未来2年推出13款新能源新车就是布局未来。
因燃油而辉煌百年的MG,必须在新百年注入电动新灵魂。
“将百年驾控基因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陈萃在发布会现场,以1959年MG EX181创造410.5km/h世界纪录的历史影像作为指引,揭示了品牌转型电动化的核心逻辑。
MG品牌正全力推进其“All in新能源”的战略。
陈萃在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这次转型远不仅仅是将发动机换成电池那么简单。核心目标,是要把MG品牌传承了百年的驾驶乐趣和操控基因,与最前沿的新能源技术深度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面向未来的“电动化时代的运动新体验”。
MG进入新能源市场,并非同质化去跟别人“卷”价格,而是要充分发挥上汽的体系力技术优势。
依托上汽技术底座,MG将在未来两年进入一个产品密集投放新阶段,并计划一口气推出多达13款全新的新能源车型。
包括半固态电池、新一代高效率高集成度的电机,以及具备全算力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内的多项尖端技术,将首先在MG的新能源车型上实现量产应用。
例如,基于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星云纯电平台,MG将通过高度模块化的架构设计,实现多款车型的快速开发和更新换代。
同时,将更高端的新能源技术,以普通消费者能承受得起的价格推向市场。
通过“技术下沉”,展现出MG改变的野心。
事实上,MG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海外销量非常不错,尤其是欧洲。
以MG4 EV为例,2024欧洲卖了25万辆。在英国,MG4 EV的单月销量甚至超越了特斯拉Model 3。
MG本身是来自英国的汽车品牌,过去十多年也早已完成全球市场的布局。
其他品牌出海还要介绍“我是谁”,MG出海只要讲好“我有什么”。
携手OPPO,尝试新商业模式
车厂造手机,目前看效果都不太好,比如蔚来和魅族。反倒是手机品牌在汽车圈风生水起,比如小米和华为,MG与OPPO合作有什么化学效果?
此次MG和OPPO智行车机互联战略的发布标志着合作迈向新阶段。
“OPPOrtunity”手车互联战略,标志着双方合作从技术适配迈向生态共融。同步揭晓的还有电动化转型首款战略车型,全新MG4。
在全新MG4上首搭行业领先的手车互联系统,实现“手机即车机”的无缝体验:用户通过OPPO手机可进行手机语音备车、手车应用融合、手车无感互联、手机摇一摇导航、全量生态上车、AI智能融合等创新功能。
发布会现场,俞经民透露,新车机系统基于上汽零束自研架构打造,并与OPPO生态深度融合,将智能体验从单一的车机层面提升至更为广阔的生态层面。
在他看来,智能座舱的发展不应该丢掉手机,而是将车机与手机合二为一。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7月开始,全国120家上汽×OPPO联合快闪店将正式上线。在这里,不但可以看到最新的OPPO 3C数码产品,也能看到搭载OPPO互联新系统的MG车型。
其实,双方合作并非从最近才开始,而是始于5年前。
2021年,上汽集团就已经与OPPO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俞经民将5年来上汽与OPPO的合作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在技术底座上打磨;
第二阶段,秉持开放的合作模式,共同发起智慧车联开放联盟ICCOA,在联盟内安卓手机都能连通,和其他厂家都能玩;
第三阶段, MG将和OPPO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营”和“销”,包括商业模式,让双方完全融合。
只是,OPPO以及开放联盟ICCOA并非MG品牌独享,和OPPO“牵手”的也不止MG一家,还有新能源销量之王比亚迪。
用户奔着OPPO而来,并坚定选择MG产品的概率有多少,目前并不明朗。
OPPO与MG两家联手互相赋能,释放出什么潜力?能否为MG带来产品力和销量的实质性提升?全新商业模式的运营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