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温天气
●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停留;
●尽量避免日光直晒,注意做好防护,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
●注意补充水分,可饮用白开水、糖盐水,或含钾、钠、氯等离子的电解质饮料;
●保持饮食清淡,尽量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证充足睡眠,以维持充沛体力。
天气炎热,谨防中暑
尤其警惕热射病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
务必小心
先兆中暑: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无力、口渴、头晕、头痛等。
轻度中暑:在先兆中暑症状基础上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并出现皮肤灼热、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重度中暑: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按表现不同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3种类型。
如果中暑后治疗不及时
就可能会引起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
死亡率可达到50%以上
盘点8个热射病误区
帮你远离“高温杀手”
热射病的8大误区
高温暴晒下
汽车密闭空间内的温度超过80℃
车内放置的一些“瓶瓶罐罐”
可能会爆炸、起火
有的使用不当甚至会引发爆燃
这些车内很多不起眼的小物品
请务必检查下
打火机:普通打火机主要成分是液态丁烷,易燃易爆。车内温度过高,打火机内部的丁烷会瞬间汽化,迅速膨胀甚至爆炸。
碳酸饮料:碳酸饮料轻轻一摇就会膨胀,再加上车内的高温,极易发生爆炸。
瓶装水、老花镜:强烈的阳光下,老花镜和瓶装水放在中控台上时,就变成了一个放大镜,会把阳光折射在一个点上,聚光时最高温度恐达到300℃以上,一不小心就会点燃中控台。
喷雾:家用喷雾类产品往往含有丁烷、异丁烷、乙醇等可燃易燃物。罐装喷雾的工作原理,是将空气压缩装进罐中,瓶内外产生压力差,将液体雾化喷出。高温会加快瓶内液体汽化,瓶内压力增大,防晒喷雾就会有爆炸风险。
香水:香水的酒精含量在40%~80%之间,在空间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后无法排出,极易发生爆炸。此外,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部分香水瓶可以形成类似放大镜的聚焦效果,若聚焦在易燃物品上将产生火灾风险。
充电宝:锂电池化学性质活泼,放在高温暴晒的车内无疑就是定时炸弹。尤其是一些劣质充电宝使用不合格锂电池,或者改装电池,稳定性会更差。
安全生产需注意
有限空间作业
企业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的工作流程。同时,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全面强化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避免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
户外作业
尽量避开高温时段,确需作业的要准备好降温品并限制作业时间;避免超负荷工作,合理安排和调节作息时间;配备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及时补充水分盐分。企业要定期发放防暑降温品,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应急处置措施。
建筑施工
注意高坠风险。高温天气,高处作业人员易忽视劳动防护,不系安全带,极易引发高处坠落事故。注意火灾爆炸风险。施工现场的防火材料、油漆稀料等直接在高温下暴晒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注意触电风险。天气炎热作业人员常着短袖短裤,皮肤外露较多,出汗导致人体电阻降低,导致触电风险加大。
危险化学品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操作规程,加大事故隐患排查频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强化生产过程工艺控制管理,关注温度、液位、压力的非正常变化。夏季冷库负荷增加,应加强液氨场所安全巡查,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气瓶经营单位要根据气瓶的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存放地点不得靠近热源,防止暴晒,注意采取防倾倒措施。
涉爆粉尘企业
严格落实“粉六条”安全措施,此外,还需要注意有效通风和除尘,禁止明火;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保证系统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采用非活性粉尘的方法,如加强机器的维护保养,在新建厂房车间时,要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保留足够的泄压面积和通风设施。
上一篇:深圳首艘纯电动拖轮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