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长丰是一个年轻的县城。1964年,寿县、定远县、肥东县、肥西县各划出了一块边缘地区拼凑成长丰县,“长丰”二字取“长治久安,人寿年丰”寓意,县城位于淮南铁路水家湖站所在的水湖镇。
当时的水湖镇只是一个因铁路而兴的小镇,再加上县域的“四合一”格局,起步之初的长丰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小马拉大车”,县城辐射力偏弱的状态。而且,长丰县地处江淮分水岭,“九旱一涝”,土地贫瘠,工业基础几乎为零。
上世纪90年代,长丰依托江淮汽车成立合肥岗集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开始深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
近年来,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集聚,“狂飙突进”,作为合肥“北部大将”的长丰自然不愿意错过这个风口。2021年,比亚迪在对多个城市进行比选后,决定落户合肥,选址长丰县下塘镇。
数据显示,去年长丰比亚迪整车产量95万辆,在全市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新能源汽车产量稳居全国县域第一。下塘镇的烧饼远近闻名,过去5分钟打一个烧饼,现在50秒下线一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而且,长丰并不满足于制造环节,还在布局智能网联、车规级芯片等前沿领域,实现“制造+研发”双核驱动,打造“一核两区三港四带”发展格局,以“垂直整合+开放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2023年以来,长丰又创新性提出化“镇区”为“片区”,重塑发展版图,将十五个乡镇区分为五大片区,即“北部产教、中部智造、东部文旅、西部科创、南部都市”,五大片区协调联动、一体发展。
长丰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卫表示,以全域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等举措为抓手,长丰上下正在全面贯彻片区化发展思维,可以说处处都是主战场,人人都是主力军,推动全域由“散装”到“整装”。
李卫表示,长丰正在以经济的大发展,撬动基础设施完善、人口人才集聚、城市形象蝶变与服务业繁荣,走出一条产业强、城市兴、百姓富的县域共富新路径。
合肥市长丰县正全力推进“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的建设
合肥市长丰县正全力推进“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的建设,目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以下是长丰县在2025年及未来的主要规划和进展:
1. 产业规模与目标
到2030年,长丰县计划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规模3000亿元,聚集500家相关企业,培育3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及单项冠军企业。
2024年,长丰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已突破1300亿元,整车产量达95万辆,占安徽省的59%,位居全国县域第一。
2. 产业生态布局
“一核两区三港四带”战略:
“一核”:以下塘镇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两区”:水湖、岗集等零部件配套区,以及双凤经开区生产性服务区。
“三港”:长丰港、下塘铁路货运枢纽、左店通用机场,打造物流与低空经济产业。
“四带”:包括汽车文旅带、科技创新带等,促进产城融合。
- 编制《合肥长丰国际新能源汽车城全域发展战略规划》,谋划2049年远景目标,强化产城乡一体化
长丰县正以比亚迪为龙头,整合产业链、优化基础设施、强化政策支持,并融合汽车文化,全力打造 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2025年的重点包括扩大产业规模、完善配套、推进全域规划,并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5年合肥市长丰县在新能源项目
1. 储能电站项目
长丰县庄墓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
该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的中标结果已于2025年7月11日公示,标志着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合肥长丰储能电站(220kV直挂电网大型储能电站)
该项目已于2025年5月17日正式投运,是安徽省首个220kV直挂电网的大型储能电站,总投资18亿元,规划40万千瓦/40万千瓦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可满足10万户家庭日常用电需求。
2. 风电项目
皖能新能源长丰县风电场项目(150MW)
该项目EPC总承包招标于2025年5月23日发布,计划建设29个机位,采用5.xMW系列风机,并新建220kV升压站,合同估算价约7.13亿元。
3. 太阳能项目
长丰县岗集金明花园五期建设项目太阳能专业分包工程
该项目的标段1中标候选人已于2025年7月10日公示,铜陵市清华宝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成交候选人。
分布式光伏项目
长丰县有多项农户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在2025年5月备案,如合肥遂泰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第49期、44期项目,以及邵阳昇虹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的142期、141期项目等。
4.新能源产业园
长丰县新能源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该项目于2025年1月27日发布招标公告,总建筑面积约74,428㎡,包括5栋厂房及1栋配套用房,合同估算价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