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江西公安发的案子,真是吓了一跳。10月3号晚上九点多,仰天岗大道那边正查酒醉驾呢,有辆新能源车突然停路边,驾驶人慌慌张张往后座挪,民警一拦,好家伙,酒精检测出来34mg/100ml,妥妥的饮酒驾驶。
本来就是个常规酒驾,有意思的是这司机的辩解——“我开的是智驾模式啊,又不用我怎么开”。这话是不是好多人都琢磨过?尤其现在新能源车普及,个个都吹自己的辅助驾驶多牛,难免有人觉得“喝酒了开智驾,不算开车吧”。
我先跟你们说这司机的下场,记12分,罚1500块,驾驶证暂扣6个月。别觉得轻,这还只是饮酒驾驶,要是喝得再多点达到醉驾标准,那可是要坐牢的。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有点懵,之前坐朋友的车,他开着辅助驾驶确实不用一直踩油门刹车,我还跟他开玩笑说“这要是喝了酒,让车自己跑行不行”,现在看来真是想当然了。
民警后来解释得挺清楚,咱国家现在允许上路的那些“智驾”“辅助驾驶”,大多都没超过L2级。啥意思呢?就是车能帮你看点路、调调车速,但不能真的自己开。驾驶人的手还得随时放方向盘上,眼睛也得盯着路况,万一有情况得马上接管。你说这状态下,你喝了酒反应慢半拍,真出事了能来得及吗?
想起去年有个朋友,也是开着所谓的“全自动泊车”,结果刮了旁边的车,保险差点没赔。保险公司说他没尽到监管责任,最后还是自己掏了钱。这跟酒驾开智驾是一个理儿,你以为把控制权交出去了,其实法律上你还是第一责任人。
这案子里的司机,听说是喝了三斤白酒,胆子是真够大的。估计是觉得晚上车少,智驾模式能撑住,结果没走多远就被民警盯上了。你说这多不值,一顿酒喝出12分,半年不能开车,工作生活都受影响,图啥呢?
其实法律早有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里明明白白写着,饮酒后不能驾驶机动车。这里的“驾驶”可不是单指你脚踩油门的动作,而是指你对车辆有控制权、要承担责任的状态。你就算开着智驾,车辆是在你的操作下启动的,你也坐在驾驶位上,这就叫驾驶。
我之前还见过有人在网上抬杠,说“那以后自动驾驶普及了,喝了酒坐车里算不算酒驾”。哎,这问题问得有点远,但就目前来看,市面上根本没有能完全脱离人的自动驾驶。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宣传,听听就好,真别当真。
还有个关键点得提一句,要是饮酒后开智驾出了事故,想让车企担责?门儿都没有。民警说了,这种情况驾驶人负主要监管责任,就算车有辅助功能,也不能免责。之前有个类似的追尾事故,司机说车没及时刹车,最后法院还是判司机全责,因为他喝了酒,本身就不该开车。
说真的,现在科技是发达了,车是越来越智能了,但这不是违章的借口啊。你想啊,酒精这东西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速度,就算车能帮你处理大部分情况,万一突然窜出个行人,你喝了酒反应不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案子算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别再抱着“喝了酒开智驾没事”的侥幸心理了。不管车多智能,只要你喝了酒,就老老实实地找代驾,或者打个车回家。别等到被民警拦下,罚了款扣了分,才追悔莫及。
对了,你们身边有没有人觉得智驾能顶事儿的?我反正打算把这案子转发给我那几个爱开智驾的朋友,省得他们犯糊涂。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要是你喝了酒,会敢开智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