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告
我非常荣幸能够出国一周,和全球的技术同事们一起参加德国西门子总部组织的自动化新产品、新技术的培训,主要聚焦离散自动化,围绕AI、数字化、标准化、安全、HMI人机界面、PLC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我再一次的感觉到欧洲同事们“有序的严谨与执着”与国内同行们“疯狂的卷与灵活”有着巨大的不同。我能感觉到欧洲同行也开始有一些危机感了,但显然国内的危机感要更强一些。
回顾学习的众多话题,联系到国内自动化领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自己的认知,我个人觉得:“AI、标准化、安全”特别重要,是对现在和未来的自动化及运动控制领域、中国智能制造是最有前瞻性和深入意义的三个方面。
AI
这次我能够感觉到,自动化领域的AI已经被抬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不是纸上空谈,而是已经落地,并且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
AKG(Automation Knowledge Guide):
堪称是西门子自动化领域的DeepSeek、豆包或文小言等,聚焦自动化及运动控制领域。
西门子在自动化领域有100多年的深耕和沉淀,这是AKG的基础和财富。它既有大量的产品知识,也有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解答,还有应用及行业知识及案例。既有退市的老产品、也有现在使用的产品,还有即将上市的新产品信息。对于这些问题,AKG总能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回答。
AKG的大模型一直在持续的更新和迭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专业。
Industrial Copilot:
通过AI实现自动编程,以前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现在看来,已经越来越近了,而且有一些实际案例。
虽然它还不是那么完美,但它已经能够有效地帮助工程师开发自动化程序,缩短编程时间和调试周期。自动写程序的质量,跟工程师输入信息及大模型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大模型的不断更新,以及工程师对输入信息的质量不断提高,我相信程序会写得越来越专业。
标准化
标准化也是这次培训,非常热的话题。这里的标准化,主要是指程序架构的标准化,西门子主推的AF(Automation Framework )编程框架。它是基于ISA-88,适用于离散行业的机械制造,以及过程行业的生产加工的标准化编程。其实,在很多行业已经使用了标准化编程,确实给编写者和使用者带来很大便利,如:汽车、食品饮料、3C、电池等。
我自己对AF框架的理解和一些看法:
• 与PLC本身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它是基于设备工艺的标准化编程,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几乎适合所有类型的PLC。
•由于每个行业的设备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从可落地的操作层面来说,工程师们需要基于AF框架,并根据设备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修改和优化。
•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编程更系统化,同时也会更方便、更简洁,不能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我们要消化吸收AF的优点、并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考虑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创新一个中国特色的标准化,并不断更新、迭代。因为我坚信,只有赢得市场认可的标准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安全
CRA(Cyber Resilience Act网络弹性法案),是欧盟加强数字组件产品(如:智能设备、软件等)的网络安全标准,也是这次培训听到最多的一个名词。要求制造商从设计到退市全周期保障产品安全,强制要求产品上市前完成安全评估并贴CE认证,未达标产品禁止在欧盟市场流通。2024年12月10日法案正式生效,2027年12月11日法案在欧盟全面强制实施。
我明显的感觉到,欧洲对设备安全的重视远超国内,从自动化产品、到驱动系统、到网络、再到解决方案等等,安全无处不在。如果国内设备要出海,就必须提前准备符合CRA的标准。
所有事物必须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机械设备来说,保障人身安全是底线!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过程中,保护人的生命安全要永远放在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思考如何高效、智能等,我相信设备安全将会越来越被各厂家重视。
对于以上三点,无论你是认可还是不认可,其实都已经到来了!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结合国内的实际应用场景,好好学习,认真准备,站在巨人的肩上,取长补短,争取做得更好,甚至更多。我也充分相信,只要我们足够重视,以国人的智慧,再加上勤劳,应该会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