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哩呼噜的爸爸是一头猪。他娶的太太嘛,真巧,也是一头猪。有一天,这位猪太太给猪先生生了一大窝孩子。猪先生快活极了,他说:
'哈,这回我就是爸爸啦!'"
读到这里,孩子们已经开始乐起来。别着急,还有更可乐的呢。
"他站在一旁数:'一、二、三、五、六……'
猪妈妈说:'错啦,三完了是四!'
猪爸爸又从头儿数:'一、二、三、四、五、六、八……'
猪妈妈说:'又错啦,六完了是七!'
猪爸爸就第三次从头儿数。他一直数了18次才数清楚。"
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了!怎不叫他们喜欢。
不过小猪唏哩呼噜并不是为了逗笑而诞生的,他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孙幼军先生在唏哩呼噜身上寄寓了完美的儿童形象,虽然完美,但很真实、质朴。听说他曾经获得过"小布头"和"怪老头儿"的美称,我想还应该加一个--"唏哩呼噜"。
那次给孩子们的朗读在一片笑声中告一段落。老师告诉我,孩子们很喜欢听,他们时常问"阿甲叔叔什么时候再来?"我很感动。这真是多亏了怪老头儿的唏哩呼噜呀。
从表面上看,唏哩呼噜的故事是轻松平易的,如果一读而过的话,只是觉得语言很俏皮,情节安排巧妙,小猪的形象很可爱,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你再细心地读一读,最好与身边的孩子一起读,或者读给孩子听,你或许能获得一种微妙的感悟。
在怪老头儿的笔下,唏哩呼噜酷肖五、六岁的小男孩,他有点儿憨但并不真傻,除了贪吃、贪睡、经常受大人骗,还有一上课就打呼噜外,他几乎没有毛病。而且唏哩呼噜并不调皮捣蛋,如果他是一只兔子或是猫什么的,可能还会是个淘气包,但恰好他是一头猪。如果说他有什么"毛病",那些不过是他的天性,一头猪难道不是贪吃、贪睡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