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树
创始人
2025-07-04 07:04:58
0次
石榴树
【答案】
【小题1】A在②处 B在④处
【小题2】(1)拟人 (2)对比 (3)拟人 (4)比喻
【小题3】FG
【小题4】赞美老石榴树的精神品质,激励人们学习老石榴树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分析各个句子,可知:“弯弯曲曲的躯干”与“如勤奋了一生累弯了腰的老人”;“金秋时节”与“如臂的枝头挂满了沉甸甸、黄澄澄的石榴果”关系密切,故A在(②),B在(④)处。
考点:考查语句理解。
点评:解答这道题时,首先理解四处语句,看一下所给句子与哪一句意义连贯,用“累弯了腰的老人”比喻“弯弯曲曲的躯干”,“金秋时节” 石榴树会硕果累累。
【小题2】试题分析:分析(1)土地“苏醒”是拟人的修辞方法。(2) “百花凋零”与“石榴花一直盛开到十月”形成对比。(3)石榴果高兴地涨红了脸是拟人的修辞方法(4)如血的残阳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考点:考查学生分析常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点评: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经常使用,能够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对比则更能突出主体,学生一定要很好掌握。
【小题3】试题分析:高兴、精神矍铄不能概括老石榴树的精神品格,故选F、D。
考点:考查学生对所描述的事物特点的把握。
点评: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简言之是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至于高兴、精神矍铄这是形容人,不能形容事物。
【小题4】试题分析:这篇短文写老石榴树的目的是赞美老石榴树的精神品质,激励人们学习老石榴树。
考点:考查作者的写作目的。
点评:解答时,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从而容易了解作者写作目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