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渡句: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
作用: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蜗牛睡觉。
2、第二自然段:蝙蝠之所以冬眠,是因为蚊子和夜蛾在冬天活动不活跃;
第三自然段:之所以叫冬眠,是因为蝙蝠在冬天睡觉。
3、短文是从睡觉次数多,时间长等方面说明蜗牛是“瞌睡大王”的。
4、句子中引号的不同用法。
(1)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强调)
(2)天气暖了,蜗牛才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逛。(引用)
扩展资料:
动物的睡眠时间:
动物每天睡眠的持续时间为0~20小时,如二趾树懒为20小时,蝙蝠19小时;狐猴16小时;松鼠和河狸14小时;猫、猪和小家鼠13小时;食蚁兽12小时;美洲虎11小时;刺猬、黑猩猩和兔10小时;人和鼹鼠8小时;牛和豚鼠7小时;山羊6小时;马和巨头鲸5小时;长颈鹿和象4小时。
在一般人的概念里,鱼类不会闭上眼睛,大概是不会睡眠的。其实不然,如果在夜间打开灯光,就会发现水族箱里的鱼儿,都呈现种种静止状态。这就是鱼类的睡眠行为,专家们称其为特有的“不闭眼多态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