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才能写好写人的文章?
创始人
2025-07-06 11:37:29
0次
小学生如何才能写好写人的文章?
我给你发来二个材料,一个是如何读书的,你要写好文章,就要先读好书,积累知识,增加词汇所以必须多读书,方法很多,介绍如下,自己去钻研吧!第二个材料是介绍郑板桥,认真读书的故事对你也是一种促进,慢慢来,日积月累必然成功。
读书方法很多
(1)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精读
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1-10-4
多读多写文自工
据说,清朝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郑板桥读书极有毅力,很有耐心。他读书是走路读,躺在床上读,骑在马上读,在厕所里也读,简直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他每看一本书,总是要看两三遍、五六遍,甚至几十遍、上百遍,直到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才肯罢休。他不但爱看书,而且还勤于思考,当他思考问题的时候,别人和他说话,他总是前言不搭后语,“嗯嗯啊啊”地好像傻子一样。正是这般多读多思,才使他在诗、书、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中唐著名诗人李贺文采过人。他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特殊的成就,主要靠的是多写--勤奋不懈。相传他为了搜集创作素材,经常背着一个锦囊,骑着驴子外出游历,每当触景生情,想到好的诗句便立即写在纸上,放入锦囊。天黑归来,囊中总是满满的。一年之中,除了个别日子不能出门而外,他总是坚持这样做。他曾这样吟道:“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足见其多写而又呕心沥血。
郑板桥是多读的榜样,李贺是多写的楷模。其实这两人都是多读多写的典范,要不然怎么能给后人留下那么多的宝贵遗产呢?同时,这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何当不为?因此,同学们要想把文章写好,就应该在读有字书和无字书上苦下功夫,领会这两种书的奥妙,并把这些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形成“胸中自有百万兵”。同时还要经常练笔,既要规范,还要有所创新,那么“文自工”将不远矣。说到这里,老师送给同学们几句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11-9-29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