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斧锯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生下来时都一样了然而他们后来却不一定相同,就是因为教育不一样啊!
古文翻译的注意事项:
1、语境理解。古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背景信息对于正确理解古文至关重要。例如,一些古文中的典故、寓言、历史事件等,都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2、语法分析。古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古文时,需要对语法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古文中的倒装句、省略句、主谓倒置等,都需要通过语法分析来还原其本意。
3、是表达清晰。翻译古文的目的是为了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思想、文化、历史等信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用清晰、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避免出现歧义或者误解。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特色,使得译文能够更好地再现原作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