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家家都很穷,大多数家庭的一日三餐几乎都差不多,粗茶淡饭而已。
记得那时候,几乎吃不到细粮,谁家蒸顿馒头,做顿大米饭,那感觉几乎是十里飘香;冬天常年只吃土豆、酸菜,夏天园子里的蔬菜下来了,可劲造两个月。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鱼肉。
除了盼过年,平常的日子,就只有在来了客人时才能吃顿好的。
我家没那么多规矩,老爸老妈又特别惯孩子,不管来了什么客人,我和两个妹妹都是要上桌的。
村子二三百户人家挨着,谁家来了客人,几乎全村都能知道,尘土飞扬的乡村路上,还没看清对方的脸,远远地就叫到乡亲们喊:你家来且了?
“啊,我家来且了!”回答的语调里,满是欣喜和自豪。
只是,来且的这家,也会招来一帮小孩子。
农村有个传统,凡是有家教的小孩,不管在谁家玩,看到人家把饭桌放到炕上,知道人家在吃饭了,就会马上走。
但也有个别没家教的,专门等到人家吃饭时,跑到人家去,就那么眼巴巴地站在你家饭桌旁看着,边看边流口水,就等着家长喊一句:上来吃吧!
乡亲们也把到了人家吃饭时,孩子走不走,当成一家有没有教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没家教的孩子,连家长都叫人讲究。可偏偏这样的人家,不怕大伙讲究。
我家有个亲戚,他家三个孩子,偏偏都是这样。
只要我家做了顿好吃的,兄弟三人立马赶了过来,就那么围在你的桌子边上,脸几乎贴到桌子上,口水几乎流到了你的碗里。老爸看不下去,就会招呼他们一起吃。兄弟三人一上桌,瞬间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本就不太多的好吃的,几分钟内一扫而光,家人几乎都吃不上。
几乎每顿都是这样,实在是有点讨厌的,有时赶上他们家里的大人来了,看到三个儿子都在饭桌上,也不管,反而笑呵呵地说:啊,你们都吃上了!又吃上二大爷家好吃的了!
这实在很无奈,我和两个妹妹,从小爸妈管教严,我们从未在任何人家吃过饭,别人叫上桌,就是怎么拉也绝不上去的。而且,我们看到别人要吃饭了,马上一溜烟就跑回家了。
从小老妈就叮嘱我们,老爸干活累,好吃的要先紧着老爸吃,我和两个妹妹,都牢记老妈的教导,凡是做点好吃的,谁也舍不得动筷,上顿热下顿热。可这三兄弟一来,当即一扫而光,看着真的特别心疼。
直到我们离开了农村,先后考上了大学,回家去,三兄弟也都大了,吃饭时基本不围着桌子了,但还是不走的,而且一叫必上桌。等到他们再大些,终于叫有时也不上了,哎,他们总算长大了!
毕业十多年后,老爸老妈接到我们身边之前,有一年回到农村老家,一家特别要好的邻居说什么也要请我们去他家吃涮羊肉,他家养羊,为我们现杀一只。盛情难却,走之前,老妈却叮嘱我:小子啊,(小子是我小名,如今我五十多岁了,老妈还是这么叫我),去人家可别大吃大喝啊,农村人苦,他家可拿这羊肉当回事儿了,动几筷子比划比划就得了!
上一篇:饿虎见羊,打一动物?
下一篇:情场高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