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确定性会让人更加迷信。在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时期,我们会迫切追求一种确定感,让自己安心和镇定。这种需要会让我们相信各种能确定自己命运的东西,比如迷信。
2,感染理论。我们会相信,一旦与某个人或者某个物件接触后,就会获得那个东西或者人的“本质”,所以在某些特定的巫术中,要诅咒一个人,就需要获得这个人的毛发或者指甲。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愿意去死了人的房间,或者踩烧过纸的地面,更不愿意去坟地之类的地方,除了恐惧,我们也担心带些“脏东西”。
3,巧合让我们更加迷信。我们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奇思妙想,是因为经历了一些看似巧合的事情,这些同时发生的事情让我们产生联想,认为别有寓意,不仅仅是凑巧那么简单。
各种原因让迷信得以传播和延续,即使知道了打破迷信的科学依据,明白了迷信的不准确性,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和遵循迷信的做法。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还是不相信自己?有些迷信或许可以给人安慰,可是更多的是不作为的借口、给人压力、让人畏惧!就像前面的例子一样,甚至能影响人的生死,这种迷信必须从自己开始破除、从孩子开始教育,让它不再流传,不祸害自己身边的人。
有研究者认为,迷信也可以被界定为关于外界真实世界与超自然现象之间的“错误”连接。也有研究者指出,迷信是自适应策略进化的副产品,是生存的一种手段。大量的行为学研究结果揭示人们缺乏自控力时,会更倾向于迷信行为,尤其是在群体中大部分人都表现出迷信行为时,从众效应会使迷信更强烈。那么,大脑皮层的活动会与迷信行为有关系吗?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尝试借助功能脑成像技术,直接检验迷信观念是否真的会引起我们人类的大脑皮层的相关反应。
下一篇:佛教四大佛圣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