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展览上,我国军工科研部门,推出了130/152毫米滑翔、精确制导炮弹。具体来说,就是在130毫米、152毫米炮弹基础上,加装了滑翔组件、精确制导模块,投入的成本,并不高。但是,让一系列的老旧炮弹,在2025年之后,出现了全新的使用方法。那么,对于解放军部队来说,到底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呢?
首先,我们聊聊解放军部队中数量非常巨大的130毫米、152毫米炮弹。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国防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我国的一系列武器装备,都是在苏式武器的基础上,进一步仿制、改进而来的,例如59式坦克、歼6战机等等。其实,在炮兵部队建设上,这一点非常明显。
五六十年代,我国在苏联M30式122毫米榴弹炮、M46式130毫米加农炮、D20式152毫米榴弹炮的基础上,进一步仿制改进,先后推出了国产54式榴弹炮、59式加农炮、66式榴弹炮,分别采用了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口径。截止90年代,上述三种火炮,在解放军部队中,都属于绝对的压制性武器,也是陆军远距离打击的作战主力。
在六七十年代,面对北方强敌的百万大军压境。我国生产了数量巨大的战备武器和物资,其中,就包括了数量非常巨大的各种口径炮弹。在空军缺乏对地支援、打击的时代,炮兵才是绝对的主力。在1979年的南疆战事中,解放军陆军的各种火炮,起到了关键作用。以压倒性的优势、密集的火力,支援了陆军步兵部队作战。不过,从90年代之后,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我国炮兵部队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各种火炮的口径,出现了巨大的调整。首先,我国不再发展新一代的152毫米榴弹炮,而是开始发展全新的155毫米榴弹炮。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先后推出了履带式底盘、大八轮底盘、越野卡车底盘的155毫米榴弹炮,已经成为了解放军部队的主力装备。
同时,59式130毫米加农炮,以及各种改进型,开始逐步退役。一个要命的问题出现了,我们没有发展新一代的130毫米加农炮,各种130毫米加农炮弹,成为了半闲置物资。至于122毫米炮弹,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我国先后发展了4种不同底盘理念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所以说,122毫米炮弹,仍然是解放军部队的主要库存装备。
59式加农炮,已经大批量退役。老旧的66式、83式152毫米榴弹炮,也是逐步批量退役。我国的战备库存中,还有数量巨大的130毫米、152毫米炮弹,随着各种老旧火炮的陆续退役,上述炮弹如何处理?属于巨大的问题。
如果,全面批量销毁,属于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各种新一代火炮,根本无法兼容130/152毫米口径。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很难处理。最近几天,在展览上,我国军工科研部门,推出了130/152毫米滑翔、精确制导炮弹。具体来说,就是在130毫米、152毫米炮弹基础上,加装了滑翔组件、精确制导模块,投入的成本,并不高。
但是,为各种老旧炮弹,提供了全新的使用方式。为130毫米、152毫米炮弹,安装简易的滑翔组件、制导模式,对于我国来说,成本非常低。但是,起到的作用,立刻显现。我国拥有各种中小型无人机,对于各种无人机来说,即便是简易无人机,也能够挂载1枚滑翔、精确制导炮弹。大一点的无人机,能够挂载几枚不等。
依靠信息引导,各种简易无人机,能够组成蜂群战术,挂载数量同样巨大的滑翔炮弹,对敌军各种前沿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由于简易无人机的成本低廉,滑翔、制导炸弹,又是老旧装备。换而言之,解放军部队能够在投入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对各个敌军目标,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精确打击。由于采用了滑翔飞行模式,飞行距离进一步增加。
依靠精确制导模块,简直让敌军防不胜防,疲于应付。其实,在俄乌第一线,一系列的老旧装备和武器,都出现了新用途、新战法,例如防空导弹,打击地面目标的奇怪现象。从老旧装备冲锋利用的原则,我国对各种老旧炮弹,安装滑翔装置、制导模块,符合我国的一贯传统,也符合解放军部队的实际需要。
关于解放军部队发展、建设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