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与多个国家之间的关税争端愈演愈烈,这场斗争令人瞩目。特朗普原计划通过向中国施加压力来展示自己的强硬手腕,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中国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坚定的态度进行反击。如今,那些与美国进行商业往来的国家也在密切关注,纷纷效仿美国的强硬姿态,开始与美国针锋相对。
由于汽车关税问题,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彻底破裂。特朗普曾多次高调宣称要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这一言论引起了加拿大人民的强烈反感。面对这种情形,加拿大总理亲自前往华盛顿,与特朗普进行会谈,明确表示加拿大是不可交易的,任何试图收购的企图都将徒劳无功。作为回应,美国对加拿大发展的科技企业增收税费,这引发了加拿大的强烈反击,迅速实施了数字服务税。特朗普愤怒之下,果断终止了与加拿大的谈判。
在欧洲,27个成员国的欧盟这次意外地团结起来。美国在加征汽车关税后,欧盟一致认为这样不可接受,必须捍卫自己的利益。尽管美国试图进行谈判,但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特朗普愤怒地指责欧盟的成立就是为了伤害美国。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公开表示必须与美国进行深入沟通,但考虑到双方的分歧,达成共识似乎并不容易。
日本在这场贸易战中也表现得非常坚决。他们明确要求美国对日本的汽车实施完全免税政策,否则绝不妥协。美国原本计划向日本征收10%的关税,但日本坚决拒绝。鉴于历史上的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惨重影响,此次他们不会轻易让步。此外,最近日本还向美国代表团赠送了一只中国制造的钱罐,以此表明他国不会选择与中国脱钩的立场。
此外,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紧张。印度希望借鉴中国的做法,要求美国将汽车关税降至零。对此,特朗普直接威胁将对印度的商品加征500%的关税,但印度并未因此退缩。实际上,印度心中清楚,如果答应美国零关税,将严重影响本国的农业和制造业,最终影响到他们的选民支持。
眼下,距离特朗普设定的90天关税暂缓期只剩几天,但与众多国家的谈判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与加拿大的谈判破裂,欧盟无果而终,日本和印度也在对峙中。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民众已开始走上街头表达抗议。最初,特朗普设定的暂缓期本是为了留给自己一个后路,但如今看来,这个策略已然失效。
为何这些国家能在此时表现得如此勇敢,或许与中国先前的表现密切相关。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不仅没有妥协,反而成功拓展了市场,这让其他国家看到了一线希望,自然纷纷跟进。特朗普如今面临巨大压力,未来是否会改变政策仍是未知数,但当前的谈判僵局显然短期内难以破解。
综合来看,根本原因是美国企图通过关税获取利益,结果却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目前,30多个国家齐心协力地与美国抗衡,而特朗普显然没有预料到局面会发展至此。随着90天的期限临近,谈判仍未见结果,接下来,如何调整策略将是特朗普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