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全球贸易圈瞬间震动。特朗普政府这回真是下了狠手,不仅与柬埔寨签下了第四份关税协议,还放话称,任何在7月9日之前无法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关税将直接拉升到60%!这一消息一出,各国的贸易官员立刻忙了起来,都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贸易账本。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感触颇深,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一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
先来聊聊这份和柬埔寨签的关税协议。柬埔寨这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虽然不算大国,但凭借近年来纺织品和鞋类的出口,也有了相当的声誉。根据协议,美国决定对柬埔寨的出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乍一看,这个数字似乎不低,但与特朗普威胁的60%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反过来看,柬埔寨对美国商品则采取零关税政策。这样一来,柬埔寨看似是赚了,毕竟能保住对美出口的市场,而美国企业也能借机进入柬埔寨市场。然而,细想一下,特朗普收的10%关税可不是白白收的,这意味着柬埔寨出口商的利润空间无疑会被压缩。
事实上,这是特朗普政府2025年签署的第四份关税协议。前三份分别与英国、中国和越南签署。英国那一份应该与脱欧后两国急需稳定关系有关,虽然具体细节没有太多披露,但可以推测双方达成的是互惠互利的协议。与中国的协议,我们稍后再细谈,毕竟涉及到咱们的经济利益。至于越南,得益于制造业转移,它和美国达成了一份相对温和的关税安排。这四份协议合在一起,特朗普显然有着自己的算盘:既巩固了与关键国家的关系,又对未签协议的国家施加了极大压力。
未达成协议的国家面临什么后果?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不容小觑,他对那些没能在7月9日之前达成协议的国家,直接亮出了60%的关税炸弹。这一数字听上去极为惊人——一般国际贸易中的关税,10%已经算是高水平了,60%的关税几乎等同于把贸易的门直接锁死。这一举措一出,日本和欧盟这些大国立刻坐不住了。日本已经与美国进行了多轮谈判,主要争论点是汽车关税问题。毕竟,日本的汽车在美国市场占有很大份额,要是60%的关税真实施,日本经济可就大受打击了。欧盟也同样焦虑,尽管他们在努力与美国达成协议,但能否在最后期限前达成一致,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政策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从表面上看,中国已经与美国签署了关税协议,暂时不需要担心特朗普的60%关税威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能完全高枕无忧。全球贸易是一个复杂的棋局,特朗普这一招不仅会打乱其他国家的策略,还可能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譬如,柬埔寨、越南这些国家可能因此分走一部分原本属于中国的订单。过去几年,许多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了东南亚,现在美国通过给这些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显然加大了我们出口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在纺织品和电子产品领域。
与此同时,日本和欧盟这些国家如果在关税提高后重新审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或许会增加向中国购买的商品。但这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好事,因为美国显然不希望中国占据过多的市场份额,未来中美之间的摩擦恐怕会更加激烈。
特朗普的算盘到底是什么?
特朗普通过这一系列关税政策,表面上是想通过增加关税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逼迫其他国家增加对美出口,减少向美国的出口。但从长远来看,这其中的潜在动机多得令人琢磨。首先,特朗普显然是想通过关税作为谈判的武器,迫使其他国家与美国坐下来谈判条件。你不跟我达成协议,没关系,关税会把你的市场挤垮。这种策略短期内的确能够为美国带来一定的好处,尤其是像柬埔寨那样,美国通过零关税政策直接获得了市场份额。
其次,特朗普的这些政策背后还隐藏着国内政治的考量。2025年时,他大概率还需要确保自己在国内的支持率。通过激烈的关税政策,不仅能为美国制造业提供支撑,还能树立起强硬的“美国优先”形象,进一步稳固他的选民基础。再加上他刚签署了减税和支出的“大而美”法案,其中减税达到4万亿美元,削减支出1.5万亿美元,这无疑是为了同时在国内和国际上为自己加分。
然而,这种“关税强硬”政策并不是没有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警告说,这种通过减税和提高关税的方式可能会导致美国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债务危机的风险不断加大。而且,国内企业也并非全盘接受这一政策。以本田为例,他们已经决定停产密歇根的电动SUV生产线,特斯拉也不得不通过降价来保住市场份额,这意味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高调,但执行起来并不总是得到好评。
对于中国的具体影响:
作为中国公民,毫无疑问,我们与此事息息相关。中国和美国已经签署了关税协议,虽然协议的具体内容没有完全公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在某些领域可能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妥协。例如,可能是美国对部分中国产品减轻关税,而中国也可能在某些商品上做出让步。尽管这份协议为当前的中美贸易关系带来了一些稳定,但特朗普的第四份关税协议以及60%的关税威胁,显然会让全球贸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如何应对全球贸易的挑战?
特朗普这招关税组合拳,毫无疑问搅乱了全球贸易格局。短期内,美国通过签署四份协议取得了一些利益,也震慑了不少国家,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策略的可持续性并不一定稳固。世界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策略,有的选择与美国妥协,有的则寻求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例如,欧盟正在加速推动自己的贸易协议,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且日本也在加强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合作,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有望再次回到议程上。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需要采取应对措施。首先,稳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柬埔寨和越南与美国达成了协议,我们应当通过巩固与这些国家的供应链关系,避免过多订单流失。其次,我们要拓展自己的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加大出口,将风险分散。最后,国内也要加大创新力度,尤其是在新能源和5G等技术领域,我们的优势正逐步显现,需要尽快把这些技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抢占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
总体而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为美国带来了一定的短期优势,但从全球贸易的长远发展来看,风云变化依然持续。对于中国来说,虽然暂时避免了最严重的冲击,但全球经济仍将面临一波波挑战,我们只能更加灵活地应对,在大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