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空军实力的迅速提升,美国似乎渐渐意识到了这一现实。然而,美国目前的应对措施,归根结底是一种被迫接受的表现,反映了对中国空军在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这一新局面的认可。
据《军事观察》这家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军事媒体在7月4日的报道,美国空军已经正式确定了一项F-22战斗机的新一轮升级计划,并准备投入超过9000万美元用于这款诞生于20多年前的老旧战机的续命。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为了在印太地区维持其军事优势与能力。换句话说,美方期望仍依赖于F-22这一已服役两代的战斗机来继续其战略重任。
虽然F-22战斗机曾经被誉为“空中之王”,无可争议地占据了空中作战的高地,但自2005年服役至今,它的整体性能已经逐渐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中国的歼-20战斗机自推出以来,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明显展现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与早已停滞不前的F-22项目相比,最新改进版的歼-20在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其早期版本依赖于俄制发动机的设计已经被现代化的推进系统所取代,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具体来说,新型歼-20战机在几个关键领域显著超越了F-22。得益于近几年的航电技术进步,歼-20在机载 avionics 方面已经显著领先于服役已久的F-22,特别是其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指标可能已优于F-22的雷达系统。此外,歼-20还具备搭载PL-15远程空空导弹的能力,这种导弹拥有显著的超视距攻击能力,远超美军主流空空导弹的技术。此外,最新型号的歼-20搭载国产WS-15发动机,推重比提高至10以上,这将极大增强其超音速巡航与高空机动能力。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航空界已经开始试飞两款六代机,而美军的六代机仍然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这充分体现出美军面临的严峻现实。
因此,在中国空军迅速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对现有F-22战斗机的升级措施无疑是一种被迫之举。虽然美国可以在航电等机载设备上进行各种升级,但那架服役超过20年的F-22机体却无从替换,这使得其整体战力受到限制。由于F-22的问世较早,当时美军的五代机技术尚不成熟,因此,近年来F-22的出勤率和总体适航率也逐年下滑。相比之下,歼-20不仅在规模上持续扩大,而且正逐步建立起高频率的作战巡航常态。这种现实,即使通过一两项航电系统的升级,也难以弥补之间的差距。可以明确地说,中美战机之间的技术代差时代已然结束。然而,考虑到当前美国的工业基础,随着解放军空军日益增强,美国空军逐渐被甩开的趋势似乎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