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7月11日,中美外长吉隆坡会谈,鲁比奥称中美有合作空间,高层会晤可能很快实现。同日,印方传苏杰生将访华,系2020年边境冲突后首次。此次苏杰生访华,首要任务关乎稀土供应。印度汽车制造商正面临断供危机,8月恐停产。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本为反制美国关税,却让依赖中国稀土永磁体的印度陷入困境。美国凭借实力挤占他国存货,更压缩印度获取空间。5月起,印度政商界多次求中方放宽限制,却连主事官员都未见到。
莫迪曾放言砸500亿卢布发展稀土产业,换算后连建产业园都未必够,且印度政府补贴常停留在纸面上。印度稀土产量占全球不到1%,开采加工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短期难破局。制造商坦言,即便有不含稀土的替代品,竞争力也远不及含稀土产品。第二项任务是推动中印直航恢复。边境局势紧张后,两国直航中断数年。中国航企一直想重启,印方始终不松口。作为人口大国邻居,无直航不合常理,此次会谈或能就此取得进展。
苏杰生(资料图)
莫迪政府此时派苏杰生访华,与美印关系紧张不无关联。7月9日是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90天截止期,美国想让包括印度在内的国家屈服。6月27日特朗普称美印将达成大协议,一副吃定印度的姿态,印度却认为这会损害自身利益。7月4日,印度向世贸组织通报,计划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报复性关税,回应美方对印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
金砖峰会上,印度罕见与其他国家一致,在联合声明中对美国提高关税表“严重关切”,称其扭曲贸易、不符世贸规则,可能减少全球贸易、扰乱供应链。要知道4月金砖外长会,正是印度不同意谴责美国,导致联合声明泡汤。此次转变,一来印度意识到不能再任性,此前上合组织防长会它拒签联合声明,再与金砖作对,恐引众怒,让人质疑其留在金砖的目的。二来印度需对美展坚定态度,维护自身利益。
莫迪(资料图)
印度国内对莫迪政府多有不满。有识之士痛批其拖金砖和上合后腿,称这两个组织是新全球治理体系核心,体现国际秩序多极化、地缘政治中心“向东转”趋势,印度作为早期成员,因莫迪偏狭战略思维错失先机。印度这几年光顾着与中国对立,在“全球南方”争“主导权”,尝试自立门户却没成气候,还因意识形态偏见、殖民思维残留等挑动与中国对立,对中国参与的多边议程消极应对,靠拢美国“印太战略”,想在中美间待价而沽。
莫迪政府或意识到对抗路线走不通,才想“重置”与中国互动。苏杰生访华或为莫迪出席上合领导人峰会铺垫,毕竟以往类似会议,莫迪多让苏杰生出面,今年中国是东道主,印度想改善对华关系,需在高层外交上表态。但印度向来言行不一,嘴上说改善,行动却有保留,其外交由功利主义驱动,难长久稳定。
特朗普(资料图)
印度把美印关系看得过重,在“全球北方”“全球南方”间左右横跳,美其名曰灵活,实则让外交战略不伦不类,易引发内部危机。2026年印度将任金砖轮值主席国,美国视金砖代表的多极格局为“美国优先”的威胁,特朗普政府曾让莫迪与金砖“保持距离”,印度为不惹美国,公开与“去美元化”划清界限,拥护美元地位,这个主席国身份烫手得很。印度主流舆论认为未来四年美印关系将高速发展,不少人却预言特朗普会是印度“噩梦”。
此次中美外长会谈释放积极信号,印度此时派苏杰生访华,时机耐人寻味。苏杰生访华能否推动中印关系改善,解决实际问题,还要看后续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印度的外交选择,终将影响其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