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全球军事工业领域掀起了新的风暴。《俄罗斯报》近期报道透露,俄罗斯军方正密切关注中国的歼-35隐身战机,并建议尽快大规模采购,以弥补俄罗斯空军在第五代战机领域的短板。俄媒甚至直言不讳:“再不行动,机会就会错过。”这一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和军迷圈中引发热议。那么,俄方为何突然转向中国?歼-35究竟凭借什么底气赢得俄罗斯的青睐?全球空军力量的格局是否会因此发生剧变?我们通过最新的权威数据和现场分析,带你走进这场风暴的核心。
2025年6月,国际航空智库IISS与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联合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战机订单总额首次超过了欧洲,达到了168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新一代隐身战机占据了近30%的份额。歼-35的出口订单也在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五代机”之一。报告中明确指出,歼-35已成为全球潜在买家关注的隐身战机之一。
俄媒《军事评论》引用的数据显示,从2024年底到2025年4月,歼-35相关关键词在俄罗斯互联网上的搜索量暴增了4倍,远远超过了F-35和苏-57。俄罗斯空军内部的技术评测报告也指出,歼-35在雷达隐身、电子战能力、机动性等方面表现出色,极有可能成为俄空军未来装备体系的重要一部分。
这股关注热潮并非毫无根据。今年6月,在英国皇家空军航空展(RIAT)上,中国展示的歼-35原型机与其全新的武器系统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土耳其、沙特等20多个国家的防务代表团前来考察。多位俄罗斯专家在会后表示,歼-35不仅具备全面的量产能力,且性能稳定,性价比极高。
俄乌冲突的持续让俄空军对第五代隐身战机的需求愈加迫切。尽管苏-57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但由于产能有限、升级缓慢,至今实际交付到部队的数量远低于预期。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最新统计,2025年一季度,苏-57在前线的部署数量仅为18架,且主要用于威慑任务,实际投入作战的机会相对较少。分析指出,若俄空军不能在未来两年内形成至少一个完整的隐身战机作战旅,空天力量将处于被动局面。
在此背景下,俄军方开始寻找外部采购的可能性,歼-35凭借其成熟度、稳定性以及价格优势,成为俄罗斯最关注的对象。俄《国防》杂志甚至预测,歼-35有望在2026年前以“整机引进和联合生产”的方式,迅速融入俄罗斯的空军体系。
歼-35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性能与成本”的平衡。与美制F-35相比,歼-35的单机采购价格约为5800万美元,远低于F-35的9000万美元。尤其在大批量采购时,歼-35的国产化零部件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俄专家尤里·巴拉诺夫在《红星报》撰文指出:“如果说F-35是西方空军的‘门槛’,那么歼-35就是全球空军的‘新钥匙’。”他还表示,歼-35在雷达隐身技术和自适应航电系统方面的突破,令其在面对美制F-35时,在数据链稳定性和维护复杂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2025年RIAT航展期间,中方团队展示了歼-35的全面作战能力,并首次公开了该机搭载的最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综合电子战系统及国产远程空空导弹。俄方代表团专家在现场试乘了模拟舱,表示歼-35的操控体验优于预期,且其机载传感器数据整合能力可以与F-35相抗衡。
此外,歼-35还能够兼容多种国产与外贸导弹,包括PL-15E远程空空导弹、PL-12中程导弹以及CM-400AKG对地/对舰导弹等。俄方军事评论员认为,这种多用途的适配能力,使得歼-35成为俄罗斯空军升级装备的首选之一。
俄媒多次强调,“时间窗口正在快速关闭”。一方面,全球主要军工强国正加紧争夺五代机市场份额,印度、土耳其、沙特等国对歼-35的兴趣浓厚。另一方面,随着中俄两国高科技合作不断深化,联合生产和技术转让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俄专家表示:“越早采购,越能掌握主动。”
俄罗斯军方分析指出,歼-35的交付周期和后勤保障体系相当成熟。根据2024至2025年的出口订单,最快只需9个月便可完成首批批量交付,并实现本地化维护。多家俄罗斯军工企业已开始对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引进国产航电设备、雷达系统与俄罗斯制武器平台的兼容性测试。
俄专家还指出,面对西方不断加码的制裁,俄罗斯自研的第五代战机供应链受到了严重影响,引进歼-35将有助于缓解“卡脖子”的难题,尤其是在高端电子元器件和航空材料方面,从而为俄空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025年5月,印巴空战短暂爆发,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JF-17 Block III与中国歼-10系列联合作战,取得了5:0的对印胜绩。PL-15E远程空空导弹在181公里外击落了印军战机,引发了全球军事观察者对中国高端弹药实战表现的高度关注。6月的RIAT航展上,歼-35与最新的国产弹药和航电系统一起亮相,引发国际军工巨头的现场观摩。
技术方面,歼-35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氮化镓T/R模块,最大探测距离达到230公里,能够同时跟踪25个目标并攻击其中6个。其头盔显示系统支持±90度的离轴瞄准,极大提升了飞行员的态势感知与作战反应速度。机体采用复合材料蜂腰设计,阻力降低13%,同时提升了机动性与隐身能力,综合表现超过同级战机。
歼-35的数字电传飞控系统在空中复杂作战中可实现0.008秒级响应,大幅提升了控制精度。综合电子战系统集成了雷达告警、干扰与自保等功能,能够有效应对多源威胁。俄罗斯专家在评测报告中表示,歼-35的整体系统“比肩甚至部分超越西方同类装备”,特别适合俄罗斯空军当前的多任务作战需求。
全球军机市场正面临深刻的变局。过去“美俄争霸”的格局正在被中国的军事产品打破。2025年6月,土耳其、埃及和阿联酋等国与中国签署了引进歼-35及配套电子系统的意向协议。中东多国军方代表明确表示,歼-35的“开放性强、维护成本低、适配性好”,比同级的美欧机型更具优势。
根据SIPRI在6月发布的数据,2025年中国出口军机的总额同比增长了22%,其中五代机占据了最大份额。俄媒分析认为,谁能抢先布局五代机阵列,谁将在未来十年内占据空军力量的主导地位。俄罗斯空军高层表态:“与中国合作不仅是技术选择,更是战略需求。”
未来俄罗斯空军的选择已经摆在桌面上。尽管苏-57在技术上有所积累,但受限于成本与产能,短期内难以具备规模化作战能力。歼-35的崛起,正好填补了俄罗斯在隐身战机领域的短板。俄媒评论称,“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并非对立,俄罗斯可以通过引进歼-35,结合自身技术与弹药实现独特的“俄式中式”升级路径。
2025年6月,俄罗斯与中国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了联合军演,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