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内部的分裂在压力下暴露无遗。德国为首的出口导向国主张谈判止损,法国高呼"战略自主",中东欧国家则因安全依赖美国而投鼠忌器。当《华尔街日报》披露特朗普要求欧盟接受15%基础关税(远超欧盟预期的10%)时,布鲁塞尔的谈判代表们措手不及。
更深的矛盾在于结构性对立:特朗普政府要求全面缩减关税豁免范围,仅保留医疗器械等极少数领域;欧盟则试图保住汽车、机械制造等核心产业。这种根本性分歧使谈判陷入僵局,即便达成临时框架协议,也难解根本矛盾。
当冯德莱恩在北京谈论贸易平衡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华盛顿释放另一颗炸弹。他公开威胁要将中国购买伊朗、俄罗斯石油纳入贸易谈判,声称"中国是受制裁石油的大买家"。这标志着美国试图将地缘政治筹码强行塞入经贸棋局。
中方早已亮明底线。针对所谓"二级制裁",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复旦大学教授辛强的分析一针见血:"北京坚持贸易谈判必须聚焦贸易。"这种战略定力在6月特朗普突然宣称"不阻止中国买伊朗石油"时尤显清晰——中方只回应会按国家利益保障能源安全。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