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这种既合作又斗争的姿态,恰恰反映了中欧关系的成熟: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等领域的合作共识,与贸易规则上的分歧并存。
欧盟的反击清单堪称国际贸易博弈的教科书案例。这份1090亿美元的清单分为两部分:210亿欧元针对大豆、牛仔裤等商品,精准打击共和党农业票仓;720亿欧元则直指波音飞机、通用汽车和肯塔基波本威士忌。这种打法明显借鉴了中国"打蛇打七寸"的策略,既让美国政客肉痛,又巧妙避开欧盟依赖的美国半导体等产品。
欧洲的觉醒绝非偶然。当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变成"美国独赢",当单边主义大棒砸向所有贸易伙伴,欧盟终于明白了一个简单道理:像菲律宾那样卑躬屈膝,换来的只能是49亿美元顺差和沦为棋子的命运;而像中国那样敢于亮剑,反而能让美国坐下来谈判。这种认知转变的背后,是欧洲对多边贸易体系濒临崩溃的深切忧虑。冯德莱恩在北京特别强调"维护多边秩序"绝非客套——当美国连WTO裁决都敢无视时,中欧这两个占全球经济总量三分之一、贸易量四分之一的"大块头",确实成了规则最后的守护者。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