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70个国家和地区征收“互惠关税”,税率从10%到41%不等,该命令生效日期为8月7日。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面临15%的关税,叙利亚面临最高41%的关税,巴西和英国面临最低10%的关税(巴西被加征40%,已经变成50%),部分国家统一征收10%的关税,为规避关税而经由第三国转运的货物将被征收40%的过境关税。
目前,有92个国家的关税税率已经公布,截至7月31日,只有8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达成正式协议,包括英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巴基斯坦和欧盟。
特朗普还将针对加拿大关税从25%提高到35%,加拿大总理卡尼对35%的关税“感到失望”。
从目前公布的92个国家关税来看,美国的传统盟友、贸易量较大的国家都是较低和适中关税,与美国贸易量低,影响不大的往往被加征更高的关税。
除了正式达成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其他已经被公布关税税率的国家仍然可以谈判。
特朗普能对全球各个国家加征关税,是因为美国有这个实力,庞大的市场和消费让全球各国都从美国赚钱,顺差太多,美国太多逆差,特朗普决定要改变一下。
与第一任任期不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对全球“开战”,以配合“美国优先”的策略。
这些关税都是美国对自己进口商收取的,最终由美国人自己承担,因为关税提高,导致终端价格提升,一些美国人可能不再购买或者寻找更便宜的替代品,反向影响美国进口商从全球进口的订单,进而影响生产国的外贸订单。
订单多少,能否赚钱,能否实现贸易顺差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当大客户订单减少,对生产国影响还是很大的,贸易谈判就是与客户谈生意,合则成,不合则不成,没有太多弯弯绕绕。
美国有实力叫板,加征关税也是美国的自由,相比“跪与不跪”,能不能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