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月1日的截止日期悄然来临,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世界正式公布了最后的关税数额,随后引发了超过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不满与反对。特朗普在喧嚣的声明中自夸这波关税策略几乎是“美国经济复兴的关键”,他手中握有足够的筹码,随时准备与中国翻脸,显示出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日益自信的姿态。
据路透社的报道,特朗普在7月31日当地时间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决定对数十个国家施加10%至41%不等的关税。这意味着,未能及时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将面临更为严苛的关税政策,而那些尚未得知具体税率的国家也都将陆续接到来自白宫的通知。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让特朗普的影子几乎笼罩了全球主要经济体,从日本、韩国到欧盟,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卷入了这一关税的新洪流。
特朗普显然对此感到颇为得意,他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发声,声称这一波关税将“让美国再次伟大和富有”。在他看来,过去的一年美国经济几乎就如同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而如今通过关税的刺激,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了全球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国家。然而,特朗普所称的“伟大与富有”,实质上是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掠夺来实现的。他宣称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贸易协议是“再平衡”,是一场公平的交易,但实际上无不让日韩和欧盟这些国家不得不在美国的要求之下进行投资与合作。
美国财政收入的确因关税的提高而有所增长,甚至在今年6月份实现了盈余,这让一些之前对关税政策持反对态度的政客也不得不调整立场,变得更加谨慎。掌握了如此多的经济“底牌”,特朗普似乎已经做好与中国进行一场持久战的准备,随时可以选择翻脸。美方的谈判代表贝森特在回国后多次谈及中国时,常常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他甚至声称“中国将面临巨大麻烦”,并暗示全球的其他国家正在集结在美国一方,迫使中国不得不与美国达成妥协。
尽管贝森特的表态充满着自信,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谈判过程中的态度相当坚决,表现得极为冷静。这无疑使美国在寻求合适的贸易协议时面临不小的挑战。美国似乎打算在确定与中国的关系之前,先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形成一个包围中国的战略格局。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美国究竟能否实现这一步棋?
实际上,关税的实际生效时间并非如预期的8月1日,而白宫发布的文件显示,新税率将在未来一周内生效。这也意味着特朗普给了一些国家在最后关头重新谈判的机会,试图达成一些协议,似乎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此前,他曾声称不会推迟,但这次却似乎主动给予了一周的缓冲,这说明他的策略可能并没有那么坚决。
另外,关于巴西的关税问题,特朗普曾扬言要征收高达50%的关税,但最终实际税率仅为10%,而所谓的50%其实只针对某些特定商品,这也让市场对特朗普的威胁产生了怀疑。同时,墨西哥在最后时刻获得了特朗普的“豁免”,关税期限延长了90天。特朗普对此表示,目的是为了与墨西哥达成更广泛的贸易协议。可见,尽管特朗普向外界展示了极限施压的策略,但在面对墨西哥时却选择了放宽政策,这显然令人困惑。
与此同时,中国并未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而沉默,这段时间积极接见美国商界代表,还与英伟达等科技公司进行洽谈,此外还与韩国的外交人员进行会晤,意在提升自身在未来谈判中的筹码。同时,中国清晰表明不会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从而继续巩固与俄罗斯的关系。在先前的关税对抗中,中国已然看穿了美国的策略,手中同样握有重要的经济“王牌”,坚定地下决心要与美国对抗到底。只要能够坚持,最终美国也可能被迫做出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