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7月21日的日子里,美国官方宣布对台湾实施20%的对等关税,此一幅度高于日本和韩国所承受的15%。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传播至台湾,导致大量网友在赖清德的个人社交平台上表达愤怒与不满。许多台湾用户指出,赖清德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显然没有顾及到这一政策可能对台湾产业带来的重大冲击,也未能制定相关的企业补贴政策以减轻影响。相反,赖清德的注意力似乎都在于造势大罢免,这让人们对他感到失望和担忧,认为他是一位缺乏责任感的领导者。然而,赖清德则以此回应,声称美国对台湾的20%关税属于正在谈判中的临时政策,未来可能会进行调整和降低,试图通过这种辩解来为自己洗白。
对此,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徐弘庭则毫不留情地批评赖清德,认为他所谓的“暂时性领导”不仅让台湾民众陷入不安,也让市场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容易引发恐慌。徐弘庭指出,美国与台湾之间的最后一次磋商显然不愉快,否则台湾应该能够趋近日韩的模式,事先公告后再进行磋商,而不是这样动荡地进行。此外,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对赖清德展开猛烈攻击,直言20%的高关税与12%的税率损失,反映了民进党当局在与美国的交往上遭遇了严重挫折。在朱立伦发声后,蓝营的两位人气代表人物蒋万安和卢秀燕立刻也做出了各自的表态,但意见却截然不同。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蒋万安直言不讳,指责赖清德当局早前曾告诉民众,台湾的关税水平会低于日本和韩国,结果实事求是地说却与现实严重不符,这显然是政府的失误。他强调,赖清德应当向公众公开谈判的详细进程,澄清美台之间是否还有其他协商的内容,以及台湾是否需要进一步投资美国或开放市场的问题,让民众始终保持透明的信息渠道。从大罢免启动以来,蒋万安也随之调整了其对民进党的策略。他似乎意识到,蓝营的支持者不再追求过去那种温和的政治人物,而是希望有一个强硬、能够带领蓝营重返执政的领导者。因此,蒋万安在大罢免中果断采取了与赖清德及民进党进行直接对决的策略,展现了他坚定反对民进党的立场,从而在蓝营内部积累了大量的政治声望。
与蒋万安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中市长卢秀燕的立场。她对美国实施20%的关税表示这是台湾面临的一场重大危机,并建议大家暂时不要对赖清德及其谈判团队施加过多苛责,指国际谈判的复杂性与艰难性不容小觑。随即,她呼吁赖清德尽快“收心”,集中精力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以及台湾中南部的灾后重建工作。换句话说,卢秀燕对赖清德及民进党展现出一种温和的态度,与蒋万安的直接对抗截然不同。
在大罢免开启后,卢秀燕对民进党几乎没有发表过激烈言论的情况也并不令人意外。她或许认为,台中市政局势中绿色阵营的支持者较多,因此不对民进党火上加油,将有助于自己维持较高的支持率,从而为2028年的竞选之路铺平道路。然而,卢秀燕也切不可忘记侯友宜的教训,因绿营的支持者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可能会重新归队,而蓝营的支持者却有可能对自己阵营的候选人抱有徘徊不定的态度,这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