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2日报道英国《卫报》7月31日发表题为《特朗普的关税既是政治威胁,也是经济威胁》的社论,编译如下:
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加征高关税设定了8月1日的最后期限,这一期限实现了其目的:它使国际市场和世界各国陷入了最后一刻的猜测与不确定性,同时也重新确立了美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以对抗并制约竞争对手。
本周,一些国家虽在最后期限前与美国达成了协议,但这些协议中却鲜有公平合理的贸易条款。大多数协议是为了形成某种贸易秩序。一些冲突仍悬而未决,在法律方面也有最后一刻的挑战——有人从法律层面质疑美国总统是否有权以这种方式玩贸易战游戏。
特朗普喜欢挥舞关税大棒,更多是为了宣示美国的政治影响力,而不仅仅是经济实力。
特朗普对欧盟的厌恶就是一个例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周末在苏格兰与美国达成的协议凸显出,欧盟虽然渴望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超级经济体,但其实际影响力根本无法支撑这一雄心壮志。
同样能够很好展现全球实力对比的是,特朗普无法迫使中国像欧盟那样屈膝。
中国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作出了强有力回应。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对美国商品也征收了关税,并对向美国销售稀土矿物等大宗商品加强管制。
不出所料,中国坚持与美国对峙到底,双方没能在8月1日最后期限前达成特朗普想要的协议。
特朗普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征收关税,不是为了促进全球贸易,甚至可能不是为了提振美国经济。他之所以这样做,部分原因是美国总统获得了授权,可以随心所欲地征收或免除关税。他为了实现多个不同目的使用这一权力,包括在没有国会监督的情况下提高政府收入,而且由于关税对富人的影响比对穷人小,这就将税收负担从像特朗普这样的富豪身上转移到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身上。
但特朗普在国际舞台上挥舞关税武器的主要动机并非经济。
美国对巴西维持的是贸易顺差,而不是逆差,但巴西也需要与美国谈判。特朗普对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遭起诉感到不满,美国与巴西的谈判被这个主题劫持。美国与印度的谈判陷入僵局,因为特朗普想惩罚印度从俄罗斯购买能源和武器。特朗普反对加拿大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令美加谈判受到影响。
当然,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最终考验还在经济层面。金融市场目前似乎认定,特朗普的关税影响是可控的。如果关税提高了美国国内商品的价格,进而引发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加剧(这都是可能发生的),那么更广泛的市场反应可能会迅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选民的情绪可能也会改变。(编译/胡雪)
8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拍摄的一处集装箱货运场站(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