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是做强国内大循环、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了消费潜力的释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在国新办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1到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增长5.2%,都保持总体稳定。随着扩大商品消费、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稳步推进,将继续支撑消费扩大。”
8月12日,游客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老王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百亩油葵花海游玩。新华社发(赵永涛摄)
近日,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及《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说,与以往直接财政补贴相比,两项贴息政策的特点是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的活力。
8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政策出台后,相关消费群体和经营主体能否真正得到实惠,尤为关键。
廖岷介绍,两项贴息政策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来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现在也正值暑期,大家旅游度假、休闲消暑、影视打卡、学习充电等消费需求旺盛。接下来还有中秋佳节、‘十一’黄金周,都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希望这项政策能够对人民群众有所帮助。”
廖岷表示,这两项贴息政策,有人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是非常形象的。这些政策可以和正在实施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让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得到“国补”更多的实惠。
进入暑期以来,“清凉家电”走俏消费市场。在政策助力下,家电消费正从“刚需型”向“改善型”升级。
“我特意选了个低能耗、搭载智能芯片的产品。享受‘以旧换新’补贴后能省800元,很划算,关键是既舒适又节能,全年耗电量降低超过10%。”河南三门峡市民崔新文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1至7月,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4%和22.9%。近期,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除了“国补”,记者在全国多地了解到,不少地方聚焦文旅、餐饮、赛事、演出等服务消费领域发布了消费券发放计划,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合力,更为有效地激发市场活力。
8月18日,江苏连云港启动行业协会商会惠民活动,首批发放惠民券1000余万元,覆盖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李帅 摄
在江苏连云港,8月18日起至12月31日,餐饮住宿、装饰装修、美容美发、金银珠宝、汽车维修、日用零售等行业协会商会会员单位推出满减券、代金券、进店礼等多种形式的惠民消费券,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与企业供给为激发消费活力注入新动能。
“这次活动发放了五千张50元客房抵用券,和一万张‘满100赠20’的餐饮抵用券,让市民享受‘真金白银’的实惠,实现了市民、商家和社会的多赢局面。”江苏连云港红双喜大酒店董事长助理李雪说。
8月18日,连云港市民在领取“行业协会商会”惠民券。 李帅 摄
在重庆,进一步丰富“票根经济”,面向成都世运会的观众推出“景区特惠”“火锅折扣”等福利活动,通过“体育+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消费体验,活动将一直持续至9月底。观众凭任意场次门票,在指定门店用餐,均可享受菜品八折优惠。
“我觉得这次活动挺不错的,活动的力度又非常大,带动性特别强。”经营商户谭娅告诉记者。
重庆南岸区南山风景区内一家网红火锅店内,游客们在品尝特色美食——重庆火锅。刘潺 摄
记者注意到,不仅有短期安排,部分地方还立足中长期提振消费,推出覆盖下半年的消费券方案,其中不乏数千万元乃至亿元级规模。湖北计划于8月下旬开始发放2025年“惠购湖北”暑期零售餐饮消费券,总规模1亿元;上海下半年将安排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发放餐饮、旅游、电影、文化、体育消费券;广州正在发放“食在广州”政府消费券,释放本地消费需求,吸引国内外游客来穗,激发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活力。
图为重庆洪崖洞景区。连日来,重庆持续高温天气,当地旅游热度依然不减,夜间客流更旺。刘潺 摄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展望下半年,随着各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上新”,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畅通经济循环。
统筹:吴炜玲
编导:张欢
作者:赵小帅、陈思、李帅
配音:胡函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