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江宁区纪委监委推动区医保分局、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联合工作组,聚焦欺诈骗保、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等问题,对全区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进行“拉网式”排查,全力守护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区纪委监委推动医保分局强化数据赋能,将人工抽单式检查与大数据监管有效融合,实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精准打击,大幅提升监管质效。“上个月,我们利用大数据监管平台,发现有17家医药机构的药品追溯码异常,经研判后立即启动预警机制,上门核查药品流向,第一时间管控住了风险,由过去的‘亡羊补牢’变成了现在的‘未雨绸缪’。”区医保分局工作人员介绍。
针对“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以及医疗机构过度检查、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区纪委监委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推动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案件移送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和协同办案,形成强大监管合力。今年以来,共立案调查2人,移送公安机关1人,处理医药机构35家,追回违规费用1594万余元。
为积极营造社会监督氛围,区纪委监委推动医保分局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疗机构代表及参保群众中聘请84名社会监督员,对定点医药机构及参保人员使用医保基金情况进行监督,反馈医保基金使用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同时,开展“医保基金管理宣传活动月”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宣传医保基金管理规定和欺诈骗保危害,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为强化“医者仁心”职业操守和“廉洁行医”纪律意识,区纪委监委还注重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主题展、学习违纪违法人员忏悔录等方式,组织医保分局、卫健委、医疗机构等单位开展多样性警示教育,打造“沉浸式”“反思式”纪法课,持续敲响廉洁警钟,实现关键岗位人员全覆盖。
针对日常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区纪委监委推动卫健委、医保分局等职能部门深入查找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机制薄弱环节,制定《关于开展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江宁区社保基金强基固本阶段工作计划》等规章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监管,健全防范欺诈骗保长效机制,确保每一分医保基金都用于增进民生福祉。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是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我们纪检监察机关有责任、有义务推动医保部门和定点医药机构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发现一例、查处一例,坚决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陈罡 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