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拯救自己的强人形象,特朗普一边维持着对华强硬姿态,另一边又忙着对印度“开刀”。同样是背负巨大压力的美国财长贝森特,则效仿自己的顶头上司,又一次打起了“超级关税”的歪主意。据金融时报等多家外媒本月15号发布的消息,特朗普在当天参加一场白宫活动时,对记者透露了他与印度总理莫迪的部分对话内容。特朗普用洋洋得意的语气称,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让他“很不高兴”,但莫迪已经向他保证今后拒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强调,印度没有办法立即终止这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会很快就结束”。
不得不说,特朗普在中国面前连续吃瘪后,转身就狂捏印度这个“软柿子”的行径着实令人哭笑不得。此前由于中国不买美国大豆,特朗普就要求印度多买,甚至是干脆完全向美国开放印度的农产品消费市场,让印度成为美国农产品的“补血包”。如今,身为俄乌冲突的非涉事方,印度甚至连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权利都被特朗普剥夺了,这还是特朗普在“遏制中国”战略上有求于印度的情况下,足可见印度在美国全球布局中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终结俄乌冲突”这件事上,印度只不过是美国用来逼迫俄罗斯回到谈判桌的一道“前菜”,美国真正的目标仍然是中国。据俄媒卫星社15号发布的消息,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发布会上宣称,有85名参议员将授予总统一项新权力,允许总统针对中国购买俄油的行为,对中国加征最高500%的关税。贝森特强调,总统已经要求外交人员告知欧洲盟友,若欧洲同意步调一致,美国将准备支持这一行动。
数日前特朗普一句“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对美股造成的剧烈冲击还没有完全消除,如今又要对中国加征500%的关税,难道特朗普是真的记吃不记打吗?事实上,这是特朗普玩的一箭三雕的把戏。“第一箭”射中的自然是俄罗斯,为了迫使普京接受自己提出的停战倡议,特朗普除了在军事层面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和支持,例如提供战斧导弹以及为乌克兰无人机部队制定打击俄罗斯腹地的方案。同时还要削弱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收入,用双管齐下的策略逼着俄罗斯妥协让步。

这“第二箭”瞄准的虽然是中国,但是和“购买俄油”关系不大。俄乌冲突爆发至今,中国已经多次公开表明立场,中俄贸易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影响,美欧多次施压均以失败告终。因此,“威胁中国拒买俄油”是假,用“500%关税”要求中国在稀土出口管制上收回成命才是真。但是这也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其实从上到下都对中国打出的“稀土牌”毫无办法,只能又一次拿出“关税牌”来安慰自己,即便中国已经在今年4月份,向全世界宣布不会再陪美国玩这种无聊且无智的关税数字游戏了。
而“第三箭”则比较隐晦,射中的目标恰恰是特朗普主动找上门的欧盟。根据贝森特所言,美国将在欧洲伙伴接受这一方案并采取行动的时候“提供支持”,这其实就是在鼓动欧盟当“出头鸟”。表面上看是为了推动俄乌冲突尽早结束,实则是为了颠覆中欧贸易,若计划得逞,欧洲的未来就只剩下全面依附于美国这条绝路。但就算失败了,对特朗普也没有丝毫影响,反而可以以此作为借口反指欧洲对华不强硬,将遏制中国失败的责任甩锅给欧洲。

但是,战术层面的布局即便再精妙,也掩盖不了战略上的无能所带来的失败。习惯以势压人的特朗普,总想着用不相干的议题来“虚空造牌”,最后再翻脸不认人,通过一次次的出尔反尔来实现利益最大化,却忘了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像印度或者欧盟,在面对美国的淫威时选择退让。特朗普若还是执迷不悟,继续拿对华加征关税当做“万能灵药”,等待他的只有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