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近的贸易风波,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的观点一针见血,他直言关税战中国占了便宜,美国这边却在吃亏。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数据和历史教训得出的判断。
特朗普上台后推的“对等关税”政策,表面上看是想平衡贸易赤字,实际操作起来却像极了1930年那场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连锁反应。

沃尔夫在一档访谈节目里就点名道姓,说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看似保护本土产业,实则让美国消费者多掏腰包。中国产一辆3万美元的电动车,本来在美国卖这个价,现在税一加,直接翻倍到6万美元。
结果呢,美国车企的福特、通用那些,本土车4-5万美元,性能还不如对手,用户一比价,自然选便宜实惠的。可海外竞争对手没这关税负担,继续低价抢市场,美国企业成本高企,竞争力直线下滑。
沃尔夫强调,这不是经济理性,而是受汽车巨头游说影响,特朗普政府为拉选票和保就业就这么干了。数据摆在那,研究机构统计显示,这种关税壁垒只会加速美国制造业外流,而不是回流。
再看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细节,2025年4月2日,他援引紧急经济权力法,在白宫宣布对全球进口品征收基准10%关税,从4月5日零点起执行。
具体到各国,中国整体54%,电动车直奔100%;欧盟45%;加拿大一般商品35%、钢铝50%;日本24%;韩国和墨西哥各25%;越南46%。白宫的逻辑是,这些国家对美出口多,赤字大,所以“对等”加税,逼他们让步。
听起来公平,可实际执行中,美国进口额本来就依赖这些伙伴,税一加,企业采购成本暴涨,供应链乱套。沃尔夫算了笔账,美国人口只占全球5%,却消费40%的商品,这张消费王牌本是优势,现在关税一压,消费者信心指数连跌三个月,创三年新低。

沃尔夫的分析接地气,他不爱绕弯子,直接从企业视角切入。拿电动车举例,中国比亚迪、宁德时代那些企业,供应链高效,成本控制得死死的,一辆车3万美元在美国落地,本来就性价比高。
加100%关税后,美国买家要么咬牙多花3万交税,要么换本土货,性能差一截。沃尔夫在播客里说过,美国车企高管去华盛顿游说时,搬出就业和选票数据,特朗普一听就点头。
可事实是,这些巨头更多是为自家利润着想,不管长远后果。研究显示,关税战启动后,中国电动车出口虽受阻,但转向欧洲、东南亚市场,份额不降反升。美国这边,通用、福特销量下滑5%,库存积压,工人加班费都发愁。
沃尔夫指出,美国这波操作暴露了经济结构的弱点。制造业早外包了,靠金融和服务业撑着,现在加关税想逼回流,纯属痴人说梦。历史上,从没哪个国家靠贸易保护墙把工厂拉回来。
相反,中国这边,面对压力,加速本土创新,电动车电池技术全球领先,出口多元化。沃尔夫数据支持: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降了8%,但对欧盟涨15%,对东盟涨20%。

美国进口额整体缩水12%,通胀隐现,美联储加息压力山大。这不就是中国赢了美国输的写照?沃尔夫还提,特朗普关税不光针对中国,还打盟友,加拿大、欧盟那些,本是北约伙伴,现在贸易上翻脸,全球信任崩盘,美国孤立风险大增。
沃尔夫的观点不是孤立的,其他经济学家也附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特朗普关税将推高美国有效税率到22%,高于1930年水平,预计GDP拖累1.5%。
沃尔夫在4月访谈中补充,汽车业蛊惑政府,本意保市场份额,可海外对手低价攻势下,美国车企只能降价促销,利润薄如纸。中国企业呢,关税挡不住技术输出,特斯拉上海工厂照样火爆,证明壁垒挡不住全球化大势。

提起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那可是贸易史上的一大黑洞,得好好掰扯掰扯。胡佛总统1929年上台,正赶上股市崩盘,经济低迷。
为了保农业和工业,参议员斯穆特和众议员霍利推法案,6月13日国会通过,17日胡佛签字。税率从40%飙到60%,个别商品400%,覆盖两万多种进口货,从糖到钢铁,无一幸免。起初想护本土就业,可结果呢?全球贸易雪崩式下跌。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1929年美国进口44亿美元,1933年剩14.5亿,降67%;出口54亿到16.5亿,降69%。全球贸易量四年内缩66%,失业率从7.8%窜到24.9%,GDP腰斩,道琼斯指数跌90%。
为什么这么惨?因为各国报复啊。加拿大对30%美国货加税,意大利美车150%,法国直接限进口。连锁反应下,欧洲经济更雪上加霜,德国马克崩盘,英国抛弃金本位。经济学家后来总结,这法案不是救市,而是火上浇油,加剧了大萧条。

跟现在比,相似度高得吓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税率相当,覆盖面广,还打着“公平贸易”旗号。1930年时,胡佛也说要护农民和工人,结果全球萧条,美国首当其冲。沃尔夫在分析中直言,历史没白学,特朗普这套重蹈覆辙。
不同的是,现在全球化更深,供应链跨国纠缠,税一加,芯片、汽车零件全乱。1930年全球贸易碎片化成敌对集团,现在欧盟、东盟正重塑链条,绕开美国。沃尔夫提醒,保护主义从来不是解药,只会让穷国更穷,大国自伤。
再细看经济冲击,1930年后,美国出口农业品暴跌,农民破产潮起,中西部尘暴肆虐。工业呢?底特律车厂关门,工人街头游行。全球看,加拿大经济萎缩10%,英国出口降40%。这些教训摆着,特朗普团队却视而不见。
沃尔夫在5月文章里写道,忽略历史,就得重付学费。美国消费者已尝苦头,超市进口水果涨价20%,汽油因炼油零件贵而波动。长远说,创新动力弱,技术外流加速,中国5G、AI领先,美国追赶吃力。

特朗普关税一落地,全球没闲着,各国反制来得快准狠。中国商务部4月4日宣布,对美农产品加10-15%关税,鸡肉、小麦、玉米、大豆首当其冲,还暂停美国原木进口。多家美企被列管制名单,出口受限。
同时,向世贸组织起诉,2月已启动磋商,4月升级专家组审理。北京的逻辑简单:维护权益,反击霸凌。结果呢?美国中西部农场库存爆棚,大豆价格跌谷底,农民叫苦。沃尔夫点评,这波反制精准,避开高科技,直戳美国农业痛点。
欧盟那边,4月16日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批准对180亿欧元美货加税,牛肉、威士忌、摩托车全中招,从5月起执行。下一步,数字税瞄准谷歌、苹果,金融监管也紧了。
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批,美国破坏贸易规则;法国财长直言,加税是唯一出路。消费者运动起,超市下架美货,零售商撤摩托车展。欧盟数据,2025年上半年对美出口降12%,但转向亚洲涨8%。
加拿大总理卡尼宣布,对600亿加元美货分阶段加25%税,钢铝、农产品不放过。省级政府下架美酒,向世贸申诉。渥太华海关从5月严查,卡车延误成常态。美国啤酒、威士忌销量在加国腰斩。

墨西哥和巴西也没软。墨西哥计划关税加非关税壁垒,调整汽车供应链,本地化零件采购。巴西国会立法,授权对壁垒国护航,里约海关加税美钢。日本加24%税,东京港美电子滞留;韩国25%,首尔海关美车延期。
越南46%虽高,但转向欧盟市场缓冲。澳大利亚预算强化本土制造,呼吁买本地货。全球看,世贸组织报告,2025年贸易增长预期从3.2%下修到1.8%,美国赤字不降反增2%。
这些反噬不是小打小闹。沃尔夫分析,盟友翻脸,说明美国信誉破产。北美自贸区摇摇欲坠,欧盟推数字欧元绕美元。美国的消费王牌失效,企业裁员潮已起,通用裁5千岗。全球重构贸易秩序,多边协议增多,美国影响力下滑。

关税战打到现在,美国经济隐痛暴露无遗。消费者指数三年最低,进口原料涨,企业成本转嫁,通胀隐现。对比中国,稳扎稳打。反制后,出口结构优化,对一带一路国家涨25%。电动车销量全球第一,电池出口翻番。沃尔夫赞,韧性强,政策灵活。
全球看,日本80年代关税战赢了,因泡沫经济自爆;现在中国无此弱点,制造业升级中。特朗普策略,短期拉选票,长期自伤。四年后2029年,胡佛上台百年,特朗普任期末,全球贸易或重塑,美国若不转舵,衰退风险高。
历史证明,贸易战无赢家。1930年后,罗斯福1934年推互惠协定,才缓过来。现在,拜登时代遗留问题堆积,特朗普加码,国会山辩论激烈。法院7月判,总统越权,关税部分搁置,可执行中仍乱。沃尔夫结语,醒醒吧,合作才是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