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志愿军弹尽粮绝,200多英军越逼越近,小战士一个动作立特等功
创始人
2025-10-28 17:10:49
0

文|卡卡

编辑|卡卡

《——【·前言·】——》

1951年1月的朝鲜,气温骤降,山谷间积雪未融。志愿军第39军116师正在接敌前线展开部署,南山高地上布满敌军残存工事,阵地拉锯已久。凌晨时分,7连的一个连队被推进到南山前沿阵地,参与一场有限规模的夺控行动。战斗开始的时间很突然,结束的时间更难预测。

当晚,英军第29旅展开反扑,步兵与机械化协同攻击,企图一举夺回阵地。阵地面积不大,却卡住交通要道,扼制后勤线,是高地,也是死地。

冲突骤起,失控快速逼近

1951年1月初,朝鲜战场天气寒冷,南线阵地冰封雪裹。志愿军第39军116师347团7连,被命令向釜谷里南山高地展开推进,占领重要交通咽喉。该高地海拔不高,却扼守要道,易守难攻。任务下达于夜间,连队连夜行军,抵达阵地前沿时天色已黑。

部队刚进入阵地,就遭遇敌军炮火覆盖。密集爆炸在山坡上炸出数十处弹坑,前沿阵地未及完全部署便被火力压制。敌军使用燃烧弹与迫击炮轮番轰击,掩体被炸开,原木掩体燃起火苗。

掩体之间的联络中断。电话线被炸断,电台信号受天气干扰多次中断。连队被迫分段作战,前沿小组在山脊防线背后搭建临时射击点。气温降至零下二十度,战士们手脚僵硬,不能久站。

敌军主力出动的是步坦协同单位。步兵先行推进,坦克跟随推进掩护,路径为主干山路。初期接敌后,志愿军7连依靠地形优势击退数次冲击。但火力差距明显,敌方火炮几乎每十分钟调整一次阵位,频繁对准战壕实施打击。

副连长在一次炮击中被震伤,连长随后牺牲。阵地指挥权数次转移,最后落在一名副班长手中。敌军推进节奏加快,利用夜色接近阵地,距离不足百米。志愿军方面弹药消耗极快,数个小组已用尽手榴弹,仅能凭刺刀与步枪近距离阻击。夜色中能见度极低,枪口火光交错闪现,分不清方向。

整个高地变成焦土。泥土混合雪水在爆炸后冻结成冰块,阵地表面被掀起后裸露出冻土。尸体被冻在战壕内侧,火线被血迹染红。

敌军步兵前压、火力后移的打法令志愿军压力巨大。每次抵近,都会带来一波突发性冲突。志愿军不得不频繁转移火力,失去持续射击节奏。坦克虽无法上山头,但其火力覆盖仍能支援至山脚东侧。

凌晨过后,敌军明显改变打法。开始尝试多线并进,借助夜色掩护,从左翼实施绕插。志愿军侧翼减员严重,数次遭敌渗透,需要反复重新固守。战线被迫缩短,防区逐步集中。

与此同时,后方补给迟迟未至。弹药携带量不足、伤员未能转运、电台再次失联。连队陷入“近乎孤立”的状态。外部火力无法支援,前线小组仅靠预备弹匣与两枚手榴弹维持反击。战壕内结冰,弹匣多次卡壳。

敌军逐渐适应志愿军防御节奏,压制时间加长、推进频次减少,意图等待志愿军火力耗尽后再发起一波突击。空气中开始弥漫一种即将失控的静。

失联、压迫、临界点突至

天微亮时,敌军重新集结。步兵方阵隐藏于密林与山坳之间,坦克分批推进。由于地势限制,坦克未能直接压上,但火力优势仍远高于志愿军防区。战场东侧被烟雾遮蔽,无法观测敌情。

7连正面战位持续遭压。高地最南侧火力点在前夜被彻底摧毁,三人小组失联。右翼残存两名战士依靠零星火力阻挡敌军绕插。中部掩体尚存,但地势劣势使其成为敌炮打击重心。数次集束爆破直接在壕沟口炸出缺口。

此时阵地实控面积已经萎缩至不足原规划一半。志愿军残存人员在中央掩体附近汇集。大多数为轻伤或冻伤人员。指挥由现场资历最老者接管,组织抵抗小组。

通讯系统完全瘫痪,电台在爆炸中被掀飞。补给线方向被炸断山路,增援无法及时抵达。志愿军陷入被包围态势。敌军未贸然总攻,而是持续以火力探测志愿军剩余抵抗力。

上午八点前后,英军发起试探性冲锋。以排级单位为单位分批推进,试图打破志愿军心理防线。前沿射击点由三名志愿军轮换守卫,仅剩不到半匣弹药。每次开火需仔细计算距离,手榴弹仅在敌军近身后才能投掷。

敌军推进不利,数次被斜坡地形与壕沟阻挡,但压力持续上升。志愿军已失再战能力,只能等待敌军下一波攻势。补给仍未出现,信号兵阵亡,弹药包空。一线阵地已弹尽粮绝。

英军从高地正南突入,带火焰喷射器与爆破组尝试清壕。志愿军仅靠破损掩体死守。多处阵位已燃起浓烟,残雪混合燃烧物形成呛人气味。地面多处断裂,脚踩即陷,不能快速转移。

中央掩体方向,即郑起所在位置,成为残余战斗焦点。郑起作为司号员,已无通讯任务,转入射击组,协助剩余人员组织火力封锁。此时他已知外援难至,只能延阻敌军。但凭借数人之力,阻敌整建制进攻,几无可能。

敌军明显放慢进攻节奏,火力持续试压。志愿军无法判断其动向,前沿战位完全被浓烟与尘雾遮蔽。中午前后,战斗进入“静压”阶段,敌军仿佛在等待某个信号。

此时,军号尚未响起,指令未能传达,所有人都已做好最坏打算。

误导成错判,战线急退

中午前后,阵地安静得异常。连续数小时的爆炸声消失,只余残雪中间歇传来的机械噪音。敌军未发动总攻,却有步兵接近阵地边缘,用灌木与壕沟作掩护缓慢推进。高地上的志愿军人员已不足一个班,能持枪射击的仅剩两三人。

火力不再集中,敌军像是在等某种信号,也可能在确认阵地是否已被清空。志愿军则不清楚敌军是否正在策动最后一波冲锋,亦无法判断是否已被彻底包围。

郑起所处掩体在阵地制高点之一,靠近前期通信中枢。他原是司号员,负责联络信号与号令传达,随身携带军号。在电台损毁、部队减员后,他自行转入掩体防守队列。

手中仅剩半匣子弹,一支步枪,一把军号。补给断绝,支援失联,号声本不该此时响起。但他意识到敌人虽推进,却迟迟不发动全面突击,处于犹疑状态,而战斗的关键就在于制造判断失误。

没有命令,不能确认援军是否在路上,也不能判断敌军人数。郑起决定冒一次险。

他爬上掩体顶部,向敌军方向举号。他没有任何掩护,只靠掩体一侧残余工事遮蔽,站位极高,在白雪与战火留下的焦土间格外醒目。他抬起军号,吹响一次完整的冲锋号节奏。

这是正规指令用号,节奏清晰。声音穿过壕沟、树林与爆破留下的空地,迅速传入阵地前沿。

敌军反应迅速。前推小队骤然后退,第一批接近战壕边缘的士兵立刻伏地隐蔽。整条推进线顿时停滞,后排步兵开始集结,试图重整队形。

敌军从过往经验中总结出号声背后往往伴随冲锋。尽管此时已知志愿军兵力锐减,但对主力是否正在接近、是否展开反突击一无所知。战场的迷雾遮蔽了视线,也放大了心理压力。

英军开始组织后撤。步兵收缩至山下集结区,坦克向斜坡退却。原本即将形成合围的攻势在号声后被打乱。指挥系统陷入犹疑,未能作出明确判断,数十分钟内,进攻被迫暂停。

这一声军号,没有带来冲锋,没有支援部队响应,却赢得时间。志愿军残存人员趁隙整合弹药,转移伤员,填补防线空缺。军号成为一道假象,却在真实的战场中形成突破口。

战斗结束,荣誉归位

战斗在号声后不久趋于平息。英军前线侦查后未发现大批志愿军部队集中迹象,但由于对火力位置判断失准,加之通信延误,攻势未能重启。

志愿军方向则在傍晚前收到补给小队转移消息。虽无大规模援军抵达,但火线重建得到初步恢复。小股机动部队在当晚沿两侧山路插入阵地外围,完成补位与转运工作。

阵地最终未被突破。英军撤回原部署线,未再尝试进攻该高地。志愿军将残部整合后撤,伤员集中送至战地医疗点,部分重伤者后送国内治疗。

郑起作为此次坚守阵地的参与者,被记录为关键作战节点的行动者。他所吹响的军号被收录入战区军史,由上级授予特等功,并被评定为“二级战斗英雄”。数月后,他赴内地参加战役表彰活动。

没有更多画面记录。没有完整作战影像。所有细节,仅存在于当年战后报告与英雄档案中。英军是否真正因军号而恐慌、是否误判敌情,战后无从确认,但在战场上,他们确实撤退。

这场坚守没有大规模交战,也没有最终决战,但阵地保住了,任务完成了,军号响过了。在那样的天气、那样的地形和那样的敌我态势下,这已经足够。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美方被指构成法外处决罪,中方表... 撰文 | ‍‍熊颖琪10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日,牙买加前总理帕...
李达润被开除党籍 日前,经吕梁市委批准,吕梁市纪委监委对吕梁市公安局原二级高级警长李达润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安徽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 安徽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网上确认报名信息,网上确认具体工作由各报考点负责组织实施,...
7800亩!985,将建国内最... 10月24日,从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开公示系统显示中获悉,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校前区项目获...
云南昭通一村民家办丧事时围墙倒... 10月28日,是陈丽华的女儿吕珂宇遗体在昭阳区殡仪馆的第47天。从事发至今,这位母亲整日寝食难安,无...
博士生招生考核,笔试该不该“废... 文 | 李锋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近期国内高校密集发布博士生招生简章,这是《中华人民共和...
2026中考取消大概率逐步落地... 近期教育界代表建议将小学入学年龄调整至7周岁,试行"5+3+2"十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模式,并提议逐步优...
降了!多校公布26考研报名数据... 26考研报名结束了,26考研仿佛没有隔壁差不多时间结束的国考热度高——招3万+,报名人数达到371万...
高考体检正常大学却查出色弱,重...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10月28日,重庆市民黄先生向极目新闻反映,其儿子孙某某是2025年应届高考体育特...
25秋新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金版学... 五年级是语文学习从 “基础积累” 向 “文学鉴赏与人文感悟” 进阶的关键期,这份资料把重难点拆解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