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10月28日,广州市白云区2025年“储云杯”创新创业大赛在白云国际会堂圆满收官。作为本届大赛的收官之战,总决赛由广州市白云区委、区政府指导,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广州市白云区新型储能行业工会联合会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的30支优秀团队携前沿科技成果齐聚广州白云,展示创新实力及成果,为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总决赛现场。
匠心汇聚 共绘储能产业新图
大赛以“储势白云·能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新型储能前沿材料与器件、智能感知与新型电力系统、工商业储能与“源网荷储充”一体化应用、氢能核心部件及装备、离网微电网系统及终端应用等五大核心赛道,充分展现了储能领域的创新活力与技术潜力。
自2025年6月启动以来,赛事吸引了全球169个创新项目报名参赛,历经北京、西安、广州及海外(线上)四大赛区的激烈角逐,共选拔30个项目晋级总决赛。
据介绍,白云区正全力打造全国新型储能创新高地,持续完善“政策+平台+资本”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目前全区已集聚链上企业30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今年以来,白云区总工会以服务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为重点,推动成立白云区新型储能行业工会联合会,并依托该平台开展多项行业技能竞赛和技术交流活动。本次大赛是工会组织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搭建起了项目、资本、政策对接的桥梁。
巅峰对决 展示创新实力
本次总决赛采用“10+5”现场路演答辩模式,参赛团队围绕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团队实力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创新成果与项目亮点。为确保比赛结果的公平性与严谨性,大赛评委由科研院所专家、头部投资机构代表及产业龙头企业高管共同组成,从技术原创性、成果转化成熟度、市场潜力及产业契合度等维度进行专业评审。

参赛团队现场路演答辩。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结果最终揭晓。华南理工大学团队的《基于主动感知与交互的智能电网巡检系统》、珈云新材料(徐州)有限公司团队的《新能源电池用高性能气凝胶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华南理工&国研智云联队的《AI赋能的电力交易决策支持系统》三个项目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此外,大赛还评出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这些优秀项目集中体现了储能行业职工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
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总决赛的参赛项目在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这两方面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深刻体现了广州作为产业应用高地的区位优势,同时也反映出白云区在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上的务实作风与高效执行力。
以赛促产 推动成果转化
为助力优质项目加速落地、实现规模化发展,本届“储云杯”创新创业大赛为晋级团队提供了多维度的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入选项目可优先入驻“储云创享空间”,享受涵盖研发、孵化、投融资等环节的全周期服务。另外,符合条件的获奖团队最高可获得230万元创业奖励资金,并有机会获得2000万元产业基金的重点支持。
白云区总工会、白云区新型储能行业工会联合会也将持续关注大赛中涌现出的高技能人才与创新成果,推动优秀项目、技能人才与企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在促进成果转化、助力人才成长方面的服务保障作用;同时继续以技能竞赛为媒介,依托“工匠杯”深入挖掘产业人才,以“工匠培育工作室”为抓手,为新型储能行业培养更多优秀工匠、驱动企业不断创新,持续推动“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搭建新型储能领域的交流桥梁,多措并举,不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