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肖哲奕 王越)近日,在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的展厅内,各类科研成果琳琅满目、包罗万象。众多成果中,一种名为“煤改霄”的能源替代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研究院院长助理朱红卫介绍,由于煤炭开采利用一直存在环境高污染、燃烧低效率等诸多弊端,寻找一种更经济高效、绿色清洁的新型能源迫在眉睫。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下,华中科技大学肖波团队慢慢将目光投向了平平无奇的秸秆。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问题和废料长期堆积导致的一系列麻烦让秸秆等农林废料成为众矢之的,但肖波却视其为宝。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该团队成功通过破碎装置将秸秆、木屑等生物质纤维材料粉碎成粒径小于250微米的粉体燃料“霄”,再利用粉尘爆炸原理实现高温高效燃烧,燃烧温度可达1450度。该微米化燃料具有与天然气相同的室燃特性,既高效环保,又经济实惠,成本仅相当于天然气的60%,工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霄’的诞生为推进国家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战略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能源保障。”朱红卫介绍道,在技术研发推广的过程中,科研方研发经费不足、产学研融合不够、技术使用方违规经营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面对多方存在的诸多问题,襄阳经济开发区税务局主动出击,分阶段提供“税惠滴灌+排疑解难+合规辅导”组合式服务。在技术研发阶段,政策辅导团队精准推送研发费加计扣除等5项税惠政策,辅导研发方及时享受适用税惠;在成果推广阶段,数据分析团队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筛选技术潜在用户,通过涉税数据链搭建完善技术产研链;在技术沉淀阶段,业务指导团队主动延长服务链,“云端”辅导技术使用商企规范财务成本核算、申报缴税、发票管理等关键涉税事项。
“近5年来,我们累计享受各类税惠近千万元,通过涉税数据链成功对接企业用户10余户,在众力推动下,‘煤改霄’技术也得以在湖北沙洋等地正式推广。”朱红卫感慨道,技术升级是企业适应绿色发展战略趋势的必然之举,合规经营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有力保障,在“发展+合规”理念共促下,各类研发项目必将如雨后春笋,破土见芽、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