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大理鹤庆县,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们通过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了被誉为“银器之乡”的传统银器制作工艺,赋予这门非遗技艺新的生命力。近日,他们在鹤庆新华村的银器手工作坊中,跟随匠人的指导,参与到熔银、锻打、塑形、雕花和抛光的全过程,深刻感受到每一件银器背后凝聚的匠人精神与坚持。
一位学生在制作手镯时体会到,反复的锤打不仅是对技巧的磨炼,更是对匠人专注与毅力的真实写照。随着一件件精美的银器逐渐成型,大家意识到,这不仅是工艺的展现,更是百年技艺传承的生动体现。
在实践期间,团队还与省级非遗银器传承人李树坤大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展示了家族传承的錾刻工具,并分享了“一把小锤传承四代人”的故事,强调银器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的艺术品。李大师的故事让同学们对非遗技艺的价值与传承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次活动中,信息工程学院的团队发挥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优势,以亲身体验和镜头记录的方式,推动非遗的传播。他们运用摄影、短视频剪辑和新媒体运营的技能,将鹤庆银器制作的工艺流程和匠人故事进行数字化呈现,力求让这门古老的技艺走出地域限制,进入更广泛的视野。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非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