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识读中国”教材事件引发岛内强烈反弹。这一教材充斥着错误史观和分裂思想,试图扭曲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认知。它以所谓“去中国化”为导向,将台湾与祖国割裂,强行灌输错误观念,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此举在校园中制造了“绿色恐怖”,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影响,对国家认同产生混乱。岛内有识之士纷纷发声批判,强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性,呼吁停止这种危害国家和民族的行为。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近日,台湾教育部门在赖清德的指示下完成13篇“识读中国”补充教材,在岛内引发诸多争议。16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对此予以强烈谴责:民进党当局罔顾事实,歪曲历史,企图借新编教材渲染所谓“大陆威胁”,煽动“反中抗中”,散播“台独”主张,继“台独课纲”之后进一步毒害台湾青少年。其行可恶,其心可诛。
赖清德政治洗脑的关键环节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教育部”日前称,现行岛内课纲中已有相关“识读中国”的学习内容,如“公民课”包括大陆政治特性与挑战、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区域和平、台海两岸关系等,台“教育部”正研发教材,未来提供给学校做教学补充。台“教育部长”郑英耀称,近日已完成编撰13篇“识读中国”教材并完成初步审查,编辑团队正针对审查意见进行修正。台“教育部”主任秘书林伯樵透露,教材内容包括“识读中国”“国家认同”、媒体识读等方面,届时将结合现行课纲实施,属于额外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使用不会被惩罚。
林伯樵举例称,去年“世界棒球12强赛”中国台北队夺冠,岛内民众大多欢欣鼓舞,但学生可能产生疑问,如某些场合为何不能使用相关旗帜等,这时“就能将识读教材融入,引导学生讨论,让教师上课时有现实案例可参考”。
台湾《联合报》15日发表社论称,台“教育部”推动“识读中国”教材是赖清德授意。赖3月召开高层会议时抛出“赖17条”,其中要求台“教育部”同陆委会、“经济部”等相关部门,全面深化青年学子对大陆的“识读教育”,“因此,‘识读中国’教育既是‘赖17条’的落实,也是赖清德‘洗涤人心’政治工程的关键环节。”
针对台“教育部”研发“识读中国”教材,陈斌华说,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万里河山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家园。“在祖国大陆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辉煌的中国历史,有灿烂的中华文化,古圣先贤、诸子百家生活过,屈原、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苏东坡吟唱过。这里有万里长城、九曲黄河、滚滚长江,这里有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里有亿万勤劳勇敢的人民、有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这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传承与骄傲,不是民进党当局胡编乱造什么教材所能抹杀得了、诋毁得了的。”
“绝难真正识读中国”
在岛内,所谓“识读中国”教材也引发强烈反弹。有教育界人士表示,台湾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教师流失、行政减量等问题。新增补充教材既耗费人力与预算,也对已饱和的教学工作形成压力。“全教产”理事长林硕杰说,此举强迫学校在塞满的课程中增加更多为政治服务的内容,同时还会增加基层教师的课程负担。国民党“立委”翁晓玲批评说,新增的“识读中国”教材只会激化两岸对立,无助于双方和平发展,民进党就是想让台湾走向战争。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如此痛批民进党当局:“其他地方可以有政治算计,但教育绝对不行。”
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撰文称,台“教育部长”郑英耀将“公民课纲”中“识读中国”的部分窄化为“识读中国威胁”来研发教材,“本此初心,内容必定偏颇,绝难真正识读中国”。文章称,大陆政治经济发展迅速,高铁四通八达,物阜民丰,海空战力强大,永远在解题中强大。台湾如何识读大陆,决定了台湾年轻人的未来,若视之为亲,可以寻找自己的定位与机会;若视之为敌,只能战栗于身在鬼岛的绝望。
近期频有教师发表亲中言论,郑英耀日前表示,为强化“中国识读”,将邀请社会、历史等学科的教师组成辅导团,编撰“识读中国”的教材。国民党籍新北市副市长刘和然说,政治不该干涉教育,台“教育部长”不宜把个人政治意识形态放进课纲教材,在教育文化方面不宜用对立、贴标签的方式介入。
“中国岂是敌国?”台湾《中国时报》13日以此为题刊登评论称,虽然教材具体内容尚不得知,民进党当局也声称不会强制教师使用,但从赖清德授意全面深化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识读教育”,“不难推测该教材来者不善”。赖清德今年3月首次定性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提出17项应对策略,为教材编撰定下基调。所谓“识读中国”当然不可能客观理性地介绍对岸,会突出“对台湾的威胁”,“也就是说,赖当局不仅要将大陆‘外国化’,还要将其‘敌国化’,难怪大陆官媒第一时间便定调该教材为‘台独’教材”。文章直言,赖当局这么做不仅会加剧台湾人的认同混乱,而且会给台湾年轻人种下仇恨的种子,进而切断未来两岸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将台湾推向烽火冲突的境地。
未来对话空间被大幅缩减
台湾中时电子报的社论称,“识读中国”不单是教学内容的调整,而是一整套意识形态的重构工程,目的是为民进党“台独”政治路线培养信众,而非在教育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尤其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陷低谷,当台湾青年在教育制度中被灌输“大陆=威胁、大陆=敌人”的认知时,未来任何形式的对话空间都将被大幅缩减。文章呼吁,台当局应该让学生拥有理性判断与思辨的能力,提升年轻学子的国际竞争力才是教育真谛,也才能避免台湾陷入内部分裂与两岸对撞。
台湾《联合报》15日的社论称,只要岛内法律未改,郑英耀有关“一边一国”的主张就是明确的违“宪”言论,“识读中国”教材恐怕是“违宪逾法的负面示范”。文章称,赖清德宣称要“打掉杂质”,在校园制造“绿色恐怖”,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