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宁婧 杨阳)一枚藏在主动脉里的“不定时炸弹”,其凶险程度竟与主动脉夹层不相上下!更棘手的是,患者术前刚服下双倍抗栓药,让本就如履薄冰的手术难上加难。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专家团队以毫米级“拆弹”技术,成功为一名52岁的升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实施高难度手术,他们以精湛医术让危重心血管患者重获“心”生。
暗藏危机:突发胸痛背后的“血管炸弹”
6月19日,陈女士因突发剧烈胸痛伴恶心呕吐,随后紧急就医。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心肌梗死,但随后的主动脉CTA检查却揭示出更凶险的真相——急性升主动脉壁内血肿。这种被医学界称为“人体炸弹”的急症,与主动脉夹层同属主动脉壁完整性破坏的危重症,血管破裂致死率高达90%。
转至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时,陈女士已出现心包积血,生命危在旦夕。管床医生杨阳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在发病6小时前曾服用负荷剂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这使手术风险呈指数级攀升。
“升主动脉壁内血肿与主动脉夹层同样凶险,每延迟一分钟,血管破裂风险就增加一分。”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周蕾博士解释,这类疾病必须按照主动脉夹层的抢救标准进行紧急处置。
技术突破:7小时高难度手术创造生命奇迹
6月22日9时50分,手术正式开始。开胸后,主刀团队发现主动脉壁已被大量血凝块包裹,血肿蔓延至主动脉弓部,200ml心包积血印证了“24小时内随时可能破裂”的危急预判。
在体外循环支持下,手术团队采用以Sun's(孙氏)手术为核心的术式,精准切除病变血管段,完成人工血管与象鼻支架的毫米级吻合,这一术式常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而此次针对“等同于主动脉夹层”的壁内血肿实施全弓置换,同样需要突破心血管外科“珠穆朗玛峰”级别的技术壁垒。
主刀团队手术中。通讯员 供图
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毕,监护仪上平稳的血流参数宣告按照主动脉夹层手术标准完成的壁内血肿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全程守护:从生死抢救到健康管理
“术后12小时患者即脱离呼吸机,在心胸外科SICU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她的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据SICU管床医生高贝蓓介绍,陈女士目前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作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年均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超100例。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主动脉急症救治领域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周蕾提醒,高血压是主动脉壁内血肿和夹层的共同危险因素。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监测血压,若突发撕裂样胸背痛,应立即就医排查主动脉急症,以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技术领跑:打造鄂西北医疗新高地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级胸痛中心”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展现了医院将壁内血肿与主动脉夹层同等对待的前沿诊疗理念。
目前,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持续提升疑难重症诊疗能力,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