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门卫生局官网消息
7月18日
澳门接获1例
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
为澳门今年第1例
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报告称,患者是澳门居民,男性,61岁,居住于青洲大马路青怡大厦,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顺德区探亲,17日早上出现发热、头痛及全身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即日由佛山市返澳并前往仁伯爵综合医院就诊。18日经公共卫生化验所检测证实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并呈阳性。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将安排接受住院治疗,患者同住人士暂无不适。
根据患者的旅游史、出现症状的时间及实验室检测的结果,该患者被确诊为澳门今年第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报告称,澳门卫生局派员到其在澳居所及主要活动地点附近进行孳生源巡查,加强清除周围环境的积水,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防范性灭蚊。
今天(7月22日)下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健局更新基孔肯雅热疫情信息。通报显示,
据通报,顺德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早前报道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而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
据世界卫生组织,避免蚊虫叮咬是防止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最佳保护措施,减少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控制蚊子媒介和减少蚊子滋生地。
基孔肯雅热因何而起?
该如何防护?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