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兴城,泳装产业加快智能化转型与全链条布局,推出“国潮”元素新产品;浙江宁波,皮划艇企业创新生产工艺、丰富产品功能,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广东澄海,企业凭借柔性制造和环保材料,戏水玩具炫酷升级……炎炎夏日,亲水游玩,成为不少人青睐的休闲方式。相关装备产销两旺,各地依托差异化优势,瞄准水上新商机。
夏日来临,亲水游玩成为大众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在许多城市的开放水域上,都能看到人们进行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从火热赛事到装备制造,水上运动正带动“亲水经济”在多地持续升温,“亲水经济”也借此东风蓬勃兴起,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与活力。
水上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辽宁兴城,约1300家泳装生产企业以及300家配套企业汇聚于此,年均产量约1.9亿件(套),集群年产值约150亿元,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浙江,酷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皮划艇生产从滚塑线升级到吹塑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生产的各类皮划艇总量达2.5万条,同比增长20%……如今,融入“国潮”元素的泳装备受青睐,水上运动装备销售火爆,充分展现了亲水经济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强劲实力。义乌国际商贸城数据显示,今年游泳圈搜索量比往年增长80%,订单量增长40%;泳衣泳镜、浮床等搜索量比往年增长50%,订单量增长35%以上。
目前,我国的亲水业态不断拓宽。各地依托丰富的水资源,积极开发各类亲水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江苏连云港,以“亲水经济”为重要支点,通过创新“水+文旅”“水+商业”“水+夜经济”等多元场景,有效激活了景区、街区以及产业链的消费动能;在云南玉溪的抚仙湖,前来体验帆船运动的游客借着风的推力,驾驶小船,破浪前行;在四川成都,城市水上公园入夏以来热闹非凡,人们在家门口也能尽享与湖浪共舞的乐趣……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我国冲浪、桨板项目消费人群超过100万,整体消费规模超过10亿元。
从戏水消暑到商机涌现,亲水经济缘何火热?一方面,政策层面的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务院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场景,商务部“服务消费季”聚焦文体旅融合,各地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刺激亲水消费;全国多地开放滨水公共空间,推动“水岸经济”与城市更新融合。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追求“体验式消费”,像桨板等水上运动,因其独特的社交分享属性,深受年轻群体喜爱。为推动亲水经济进一步发展,各地要积极挖掘本地特色,打造创意亲民、接地气的亲水项目,把更多的水上的资源安全地向社会开放,科学地推动水上运动发展,让大众在享受亲水乐趣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亲水经济作为夏日里的新消费热点,潜力巨大。从水上乐园的火爆,到各类水上运动的兴起,随着人们对亲水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亲水经济未来有望在创新驱动和政策扶持下,不断拓展边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冰(武汉市新洲区“新青年”网评团队)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