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实习生 李丹
通讯员 刘峥
从一曲《忐忑》唱红大江南北,到褪尽浮华回归本真。近日,龚琳娜在自己50岁生日时首发新书《做自己 不忐忑》,书中坦诚了自己如何直面人生至暗时刻。
《做自己 不忐忑》记录了她从40岁到50岁的中年蜕变历程,以赤诚笔触剖白事业沉浮、婚姻变故、健康危机与心灵觉醒,展现了一位极具探索精神的女性艺术家如何在生活动荡中找回重心、在灵魂暗夜中重获新生的故事。
《做自己 不忐忑》远非简单的成名故事。它记录了《忐忑》爆红后,龚琳娜经历了喧嚣、迷茫、挣扎与蜕变。事业如日中天的她突遭严重腿疾,数月卧病在床。商业赞助受挫、身体崩溃的双重打击令她停下脚步,重新寻找人生的道路。大城市生存发展的压力、人情世故的紧张、身体和心力的透支,促使她一家做出一个决定:离开北京,迁居大理。
浪迹天涯的一家四口,住进白族小院,结交了不少有才又有趣的当地朋友。龚琳娜卸下“明星”身份,脱掉高跟鞋,素面朝天,观花听雨,融入真实素朴的乡居生活。在自然和人文的滋养中,她的身体和心灵都重新活了过来。
书中,她将镜头对准真实的自己,剖析过去十年的心路历程,毫不避讳地呈现了婚姻变故带来的情感震荡、事业瓶颈期的深度焦虑,以及在巨大名利冲击下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龚琳娜在访谈中坦言,书中包含了一些她曾认为“最羞耻”的经历,选择公开这些伤痛,是希望以自身的真实共鸣他人,传递破茧重生的力量。
“‘神曲’之后,内心的‘忐忑’才真正开始。”龚琳娜在书中如是写道。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关注,她在适应明星身份与坚守艺术理想间艰难平衡。她尝试多元音乐合作,探索新的艺术表达,但这探索也使其与丈夫老锣在创作理念上产生深刻分歧,她开始意识到:真正的爱,绝不是彼此缠绕。长期捆绑的合作与生活逐渐让关系失衡。比起“翅膀连在一起”的比翼鸟,龚琳娜更愿意做“自歌自舞”的凤凰,散发自己的光芒。这段婚姻最后的得与失,那些对情感关系的深刻思考,成为书中坦诚剖析的重要篇章。
事业上,龚琳娜同样遭遇挑战。市场对“爆款”的追逐过后,演出机会缩减,她清醒地意识到,长期演绎老锣的作品虽得心应手,却也陷入模式化的困境亟需突破。为了打破创作瓶颈,年近五十的龚琳娜毅然走出舒适区:登上《乘风破浪的姐姐》舞台,挑战《爱如火》等流行金曲,甚至跨界尝试说唱。这些看似“冒险”的选择,实则是她主动拥抱变化、寻求艺术新生的勇敢实践。她在学习与碰撞中,逐步拓展了音乐的边界,也找到了新的艺术方向。
龚琳娜坦言,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最不想暴露的就是我最相信的,就是爱情。秀恩爱是真的,那个时候的爱也是真的……但是爱情和长久它是两回事……为什么我还相信爱情?因为爱就全心全意去爱,不要把爱贴上一个白头到老或者长久的标签,那是人们美好的期许,但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所有的美好它只是那一瞬间,也可能是转瞬即逝。但是转瞬即逝之后的困难或者是痛苦,才是人们要历练的重点。对我来说,最痛苦的时候我是以积极的、正向的方式去转移这样的情感,而不是说不睡觉、喝酒、自暴自弃,我没有,但是为什么我没有?我觉得是因为我有音乐,把所有的注意力和力量放在了我热爱的事情上,去用上这个强大的力量去学习。”(本文图片及出版资料由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