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全国生态日,极目楚天舒阔处,千湖之省湖北正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画卷。作为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承载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要使命。长江干流湖北段连续6年水质保持Ⅱ类,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Ⅱ类,这份生态答卷背后,是湖北扛牢扛实共抓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的勇毅担当,始终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生动实践。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湖北生态保护的制度机制、法治屏障也正愈发牢固。省级四部门联合出台《湖北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公安机关提前介入生态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工作的规定》等多项工作机制,推进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衔接,省级联席会议统筹作用更加明显、提前介入更加规范、案件双向咨询更有成效、联合培训成效明显、业务交流更加频繁。各地结合实际推动多部门联动、全链条发力,公检法司与林业、水利等职能部门协同推动“林长、河湖长+生态司法”机制落地生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统一的局面全面形成。
科技赋能为生态保护注入强大动力,让绿水青山得到更加精准、高效的保护。莽莽群山间、滔滔江水旁,智能监控设备化身“法治前哨”高效运行,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奠定坚实基础。在生态保护区内,无人机、热成像相机不仅记录着野生动植物精彩瞬间,更让野生动植物偷猎偷采者无处遁形。在河湖水库边,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精准开展着自然岸线率、水源涵养区以及陆生生态系统指标等一系列监测工作,确保河湖管护精准施策,让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越织越密。
生态保护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地一域之责,离不开各方协同发力与社会的广泛参与。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相关部门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围绕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加强普法宣传,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宣传矩阵发力,“两山”转化、生态保护等理念愈发深入人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湖北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再次强调扎实推进美丽湖北战略。在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号角下,湖北生态保护工作必将迈出更坚实步伐、取得更明显成效,必将托起“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的壮阔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田世佳(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