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开始20分钟,解说员仍被堵在路上。(直播截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8月18日,“汉超”迎来第三个比赛日。19时,武昌赛区第二场赛事在洪山区文体中心上演,由武昌对阵青山。
这场比赛关注度挺高的,高到啥程度?因为堵车导致解说员迟到了,一位球迷朋友在弹幕里“怒怼”官方直播间:我是来看“哑剧”的?
不过,更多球迷表达了对“汉超”首场德比大战的肯定,认为这是一场亮点满满、梗多到爆的比赛。
最终,武昌以2比1拿下青山。
大武昌首迎“德比大战”
赛场上,球迷们为武昌队加油。(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啥叫德比?德比是英文Derby的音译,最早源于1780年第12世德比伯爵在英格兰开创的赛马活动The Derby,后来被引入足球领域,表示同国家/地区的球队或者相邻地区的球队之间的对抗。
在足球界,知名的德比大战包括西甲皇家马德里与巴塞罗那的“国家德比”,以及意甲AC米兰和国际米兰的“米兰德比”等。
那为啥“汉超”武昌对阵青山被称为德比?
按照双方在赛前造势时的说法,因为“君住和平大道头,我住和平大道尾”,武昌和青山是一衣带水的邻居,所以这场比赛叫“和平大道德比”。
事实上,武昌与青山的“德比缘分”远不止地理上的亲近,它们曾携手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确定了156个苏联援助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8个位于湖北、7个位于武汉、6个位于武昌和青山,这6个项目分别是位于武昌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和位于青山的武汉钢铁公司、青山热电厂。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武汉市民曾经以“我屋里人在‘武字头’上班”为荣。
“猛男粉”攻得猛,“小清新”不放弃
武昌队进球后,球员们相拥庆祝。(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让我们回到赛事本身。
进入直播间后,很多球迷眼前一亮:身穿“猛男粉”球衣的是哪个队?
答案是武昌。一位住在汉街附近的球迷说:“我一眼就看出来‘猛男粉’是武昌,因为这个颜色和武汉SKP百货的‘IP色’一模一样。”
也有球迷说,用排除法就能看出穿白色上衣和蓝色短裤的是青山。因为“蓝天白云”的配色特别符合青山老工业基地“破茧成蝶”后的耳目一新。
不管是小清新还是猛男粉,上了赛场还是要用实力说话。
90分钟内,双方打得很胶着,攻防转换有来有回。
僵局在上半场第28分钟被打破,武昌凭借一个前场任意球,由36号队员刘杰头槌破门,1比0,行云流水的配合博得全场喝彩连连。
53分钟,武昌获得弧顶任意球机会,8号队员、44岁的吴鹏一记势大力沉的“圆月弯刀”再次攻破青山大门,比分来到2比0。
尽管手握两球优势,但武昌的进攻势头有所减缓,青山则一直伺机突破,多次在武昌半场造成“险情”。
88分钟,青山在半分钟内连续两次对武昌球门造成威胁,第二次由30号球员以一记捅射将球送入网窝,将比分改写为1比2。
最终,比分定格为2比1,“猛男粉”力克“小清新”。
输赢都狂欢才是武汉的快意江湖
“我对‘汉超’的理解,它不是单纯的赛事,而是属于江城人民的夏日狂欢。”青山土著、资深球迷王曦守在电视前,完整看完了武昌和青山的比赛。
尽管比赛是在8月18日晚间,但从“汉超”开赛首日起,“美丽青山”和“大成武昌”微信公众号就已经为“汉超”首场德比造势了。
青山说,明代文人王世贞在《青山矶》中写道: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
另一方面,武昌笔画16画,青山只有11画,如果输一场要减一画,武昌底子比青山厚,又在青山前头。
不仅如此,武昌人的身份证号开头是420106,青山则是420107,武昌还是在青山前头。
“武昌一直在前头,这次‘汉超’积分榜上,就莫在青山前头了。”
尽管在赛前叫阵时把姿态放得很低,但青山还是展现了“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必胜信念。
王曦说,下半场后半段,青山的几次反攻打得很有章法,可惜运气稍差,但是这种“不服周”的精气神值得敬佩。
反观武昌,中心城区“GDP一哥”的气定神闲在赛前氛围烘托中展现无遗。
“球迷们,拐个弯,武昌美食等你来炫。”武昌说,洪山文体中心不远就是武昌区南湖街道,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过早圣地和宵夜天堂,看球看累了,弯一脚到南湖喝啤酒吃烧烤,岂不快哉。
“输了又如何,烧烤摊上,可以‘再来一瓶’嘛,这才是武汉的快意江湖。”王曦说。至于比赛,1比2就1比2,没什么了不起的,还有1比4的呢。
下一篇:林炳尧中将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