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凌 毛雷 杨楚璇)8月25日,笔者在襄阳市襄州区看到,通过家庭无障碍改造与智慧助残服务双轮驱动,当地残疾人生活品质实现显著提升。近年来,襄州区残联创新实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案”精准助残模式,以“绣花功夫”破解残疾人生活难题。
对1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调研。通讯员供图
针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区残联组织专人深入程河、双沟、黄龙等镇(街),对100户家庭开展调研,通过“自愿申请、村残协评议、数据比对、残联审批”流程,量身定制智能化、便利化设备,制定个性化无障碍改造方案。改造内容涵盖取暖顶面、移动洗澡机等设施,双沟镇郑张营村村民张四新等受益者表示,生活便利性显著提高。
截至目前,襄州区高质量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714户,超额完成省残联“十四五”初期目标42.8%,家改数量、质量、满意度均超过规划要求。
针对听力、言语障碍群体(全区共2513人)的紧急求助需求,去年开通的120无障碍报警平台通过“患者发图—三方联动—定位导航”闭环机制,实现呼救信息“秒级响应”。区急救中心主任汪忠义介绍,平台配备手语翻译终端,并加强人员培训,确保听障群体紧急时刻获得及时救助。
为推动“无碍”理念普及,区残联通过公共场所LED屏、宣传展板、海报等线上线下渠道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共同构建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
区残联三级主任科员周政革表示,将持续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助力更多残疾人从“有碍”迈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