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祝兆林 王艳华 极目新闻记者 杨琛源 荆楚网记者 胡莹
宽敞通风的牛舍里,奶牛们或悠闲地咀嚼着科学配比的草料,或躺在凉爽的水床上休息。一旁的挤奶车间内,转盘式自动挤奶机缓缓转动,80头奶牛井然有序地站在各自工位上,一圈转完,挤奶完成,全程不用人工干预……
云上牧歌的转盘式自动挤奶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艳华摄)
8月28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北线记者团走进南漳,在云上牧歌(襄阳)云上牧歌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感受现代化畜牧业的科技感后,不少记者都竖起大拇指:牛!
记者们发现,每头牛都佩戴电子耳标,相当于它们的“身份证”,实时记录身份信息、健康状况、产奶量等数据,牧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而进行精细化喂养。
云上牧歌的牛舍整洁、干净。(荆楚网记者胡莹摄)
其实,比养殖技术更“牛”的,是云上牧歌的产业辐射带动能力——20万平方米的牛舍屋顶,由湖北能源集团投资发展光伏产业;奶牛养殖产生的粪便,吸引上海申能集团建设生物质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生产生物质天然气和有机肥;在下游,云上有品(湖北)乳业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日产300吨乳制品项目,生产巴氏奶、酸奶、奶酪等产品;汕头丰达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建肉牛屠宰场及牛肉精深加工厂。
“预计今年年底,奶牛存栏量将达到1万头,年产鲜奶9万吨,可实现年综合产值4.5亿元。”云上牧歌执行董事陈文介绍,由该公司延伸出的鲜奶销售、青贮饲料种植和加工、有机肥加工销售、物流运输、乳制品精深加工、屋顶光伏发电、肉牛屠宰加工销售等十大产业链已全部落地,形成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闭环。
云上牧歌负责人接受记者团群采。(极目新闻记者杨琛源摄)
云上牧歌能这么“牛”,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南漳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项目自洽谈到签约仅用3个月,从签约至动工仅两个月,从动工到投产也只用了16个月。
从风机喷淋、恒温牛舍,到粪污处理系统、生牛乳冷藏设备,每一项都需要稳定、充足的电力支撑。供电部门规划设计10千伏专线,可提供2300千伏安的满负荷用电容量,为企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乡村振兴关健在产业振兴。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表示,该县打造“一杯奶、一袋米、一壶茶、一株菌、一瓶油”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矩阵,其中,牛奶产业全链达产可年产值可达50亿元,税收1.5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万元。